大家健康雜誌2015.10 文/周子嵐
大多數人希望在群體裡受歡迎,害怕被討厭或被排擠,
因而努力地迎合他人,不敢做自己,
只是,長期配合或隱忍,內心又會感到委屈,
到底在人際互動上,該如何拿捏分寸,才能有好人緣,也讓自己感到自在?
2014年底《被討厭的勇氣》成為年度暢銷書,半年內銷售量破十萬冊,連藝人陶晶瑩、蔡康永等也都關注這本書。根據《今周刊》的調查顯示,有71.2%的人都害怕被討厭,60.4%的人會努力迎合他人,完全不迎合者只有4.4%。
人們為什麼害怕被討厭?從精神醫學角度來分析,臺安醫院精神及心身醫學科主任許正典說,害怕被討厭的主因是人類有被需要的需求,當自己被喜歡,也被需要,就能滿足自我存在的價值。人類是群居動物,需要有立足之地,害怕被討厭帶來的「被排斥、被隔離、孤單落寞」等負面訊息;這也是為何有人沒受邀加入line群組或是Facebook遭封鎖時,會處於無助、無望的狀態。
究竟要迎合別人
還是做自己?
為了避免自己被討厭,很多人會選擇迎合別人、放棄自己,迎合其實就是大家常說的「討好」。許正典醫師認為,會這樣做的原因很多,例如不想被拒絕、不想被討厭、害怕衝突、不想面對無法處理的狀態等。具體表現是感到委屈,卻選擇隱忍,也有人明知別人不喜歡自己,卻仍黏著人家,因為不想被孤立,想證明自己的存在。
許正典醫師分析,人在被討厭的過程中,要試著去了解「為什麼被討厭」,是否自己本身「討厭別人」,投射出去變成「別人討厭我」。首先要讓自己有容忍、尊重自己與討厭別人的權利,人不可能百分之百完美,從客體關係理論來看,3歲以前是「全能自我」的時期,孩子做什麼幾乎都會被包容,但3歲以後,父母不再事事包容,要開始學習如何在「外在要求」與「內在需求」間取得平衡,開始學習人際互動的技巧,要放棄「一定不能被討厭」的習慣,這也是學習自我肯定與自我獨立的必經過程。
許正典醫師也提醒,在做自己的過程中,不要太「自我感覺良好」,要學會察覺自己的好與不好。人際間的互動很微妙,要學會拿捏在什麼範圍或定義下,被人討厭是不需要害怕的,理解這是合理的做自己,不然過度的迎合,也會讓自己不快樂。以下是職場上常遇到的人際相處狀況,到底要怎麼在「外在要求」與「內在需求」間取得平衡,看看專家怎麼建議?
狀況1
參加會議,覺得講者學識淵博,上前認識,卻遭對方匆匆應付,擔心對方覺得自己舉止冒失而留下壞印象……
♥專家分析》
「做自己、沒禮貌,往往是一線之隔」。許正典醫師說,有禮貌其實是天時、地利和人和的產物,當檢視完畢,認為自己沒問題時,可能就是對方的問題,譬如演講者講了半天很累,下面還有其它行程,於是急著離開現場;也可能是當時人太多,難以殷勤招呼;或是演講者看到老朋友就忘了身旁的人。他建議,可留些非語言的訊息,如寫信、留言、寄電子郵件等表達自己聽完演講的感受或針對疑問做請教。
許正典醫師另舉看診為例,有些病人等到受不了,跑來敲門,他會問病人有什麼急事?如果沒有,不要把門診變急診,有些病人感受到誠意,就回到候診區等待,也有病人解讀成被醫師討厭,就再也不來看診,其實他只是想維持正常的看診程序而已,並沒有對病人不悅。
狀況2
當同事或主管把東西都交代給你時,應該要做自己說「不」?還是硬著頭皮吞下來?
♥專家分析》
許正典醫師表示,這反映了自主性與維繫團體之間和諧的兩難。如果有困難,比較婉轉的表達方式是說「我目前手頭上要先處理這個、那個……」,如果再加入這個,恐怕無法如期完成,擔心影響後面進度;或是說「謝謝長官給我這個任務,但時程安排上有些困難」,此時長官就知道你的難處。
若主管執意要把這任務給你,你可視情況表達,目前有困難,「若能有……,應該較能達成」,這能讓自己多增取到時間處理或增加協助的人手。
台中榮民總醫院嘉義分院副院長黃敏偉分析:最好的表達是婉轉的溝通,而不是直接拒絕,讓主管知道你的能力在哪,而不是老闆一要求,你就拒絕,這反而會讓老闆覺得你能力不夠或不想承擔。
曾有一名教師就診時說,學校在少子化後,遇缺不補,他因此兼了行政工作,有一次他對學生做了處罰,卻遭家長抗議,結果校長站在家長那邊,造成他巨大的壓力,萌生退意。他覺得多做事情,卻得不到肯定,非常委屈。
黃敏偉醫師前後花了4、5個月的時間,在諮商時引導患者換個角色來思考,問他如果是校長會怎麼做?是家長的話又會怎麼做?患者說,假如自己是校長,應該會選擇聽家長的,因為可以息事寧人;如果他是家長,也會選擇去學校申訴。慢慢的,經過角色互換的思考,患者逐漸有同理心,也就慢慢釋懷。黃敏偉醫師強調,能捨才有得,不是一定要劍拔弩張才能溝通,千萬不要鑽牛角尖。
感謝台中榮民總醫院嘉義分院副院長黃敏偉、臺安醫院精神及心身醫學科主任許正典審稿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