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健康 2004.03 文/李盛雯】
醫病關係上,小病就像搭公車,哪個司機都能將你送到目的地;
大病則是坐專車,需要一位有經驗、值得信賴的長途駕駛,
因為這趟車,要坐很久,一路艱辛,而且前途未卜,
怎麼才能避免所託非人?一路上又該如何建立良好的關係?
很少人終其一生可以不和醫生打交道,多數病人和醫生交手的經驗都不太愉快。不管大小病,面對醫生,我們往往有口難言,空有一肚子問題,卻不知從何問起,也為就醫過程留下遺憾。
事實上,和醫生談話是有技巧、有要訣的,透過學習和練習,即使不能在必要時和醫生暢所欲言,至少能有效溝通,不至於看了病、吃了藥,甚至開了刀,還對病情一知半解、霧裡看花。就讓我們從醫師和病人不同的角度出發,看看怎樣和醫師溝通,才能讓彼此滿意。
先成為有知識的人
資深媒體人、東森新聞主播靳秀麗有超過10年和醫師密切接觸的經驗,因為她的父母分別罹患淋巴腫瘤和肝癌。一般人的觀念是,台灣醫生地位崇高又權威,病人相對無知而弱勢,但靳秀麗說,其實醫病關係也可以是對等的,醫生和病人,不但能商量討論,甚至可以討價還價,她父親就是最好的例子。
靳爸爸發現癌症時,已轉移到其他四個器官、癌細胞蔓延全身,醫生要他做化療,但他看了書,知道還有其他選擇,他堅持要有品質的生活而非苟活,不做無謂的治療,後來醫師採納他的意見,用較輕微的化療劑量,讓他跟癌細胞共存,這是和醫師慢慢討論出來的結果。
靳秀麗認為,病人應該從被醫師告知的被動角色轉為主動,關鍵在於「讓自己先成為有知識的人」,因為知識就是力量,有了知識,就不會恐懼害怕疾病。和醫師的對話,不該從「我還有多少時間可活?」開始,既然變成病人,要懂得找資料,當醫師覺得你有常識時,才願意跟你溝通。
每次約談前,將自己準備好
曾擔任護理師12年的中華民國癌症希望協會執行長蘇連瓔強調,「要做個認真的病人」。以往大家習慣醫師怎麼說就怎麼做,但她長期照顧癌症病人的經驗是,癌症是複雜的疾病,非三言兩語講得清楚,如果一開始連癌症是什麼都不懂,對於一連串治療會產生的各種副作用、後遺症將更不了解。蘇連瓔提醒,確定診斷後,病人應先做功課,再和醫師討論後續的治療。
當醫師確立診斷,告訴你接下來該怎麼做時,你不必現場立刻同意,即使不了解醫師說的內容也沒關係,走出診間,馬上找資料,或找相關的機構問清楚,然後和醫師在最短的時間內,約定下一次看診時間。在那之前,將自己準備好,將目前的狀況、切身問題,條列式寫下,和醫師交談時,逐一問清楚每個問題的答案,務必先釐清現階段的問題,再進行下一步治療,否則只會愈來愈迷惑。
刺激醫師發揮視病猶親的同理心
蘇連瓔覺得,重大疾病的治療,貨比三家不吃虧,可以問兩個醫師,最多三個。如果醫師的治療方式都相同,病人就可以很篤定。和醫師談話,態度要溫和堅定,如果醫師看完報告說「差不多」,病人要問清楚「差不多是怎麼樣?是好還是壞?」重複醫生的語彙,再肯定醫生答案的意思。
應對簡短時間的會談,必須靠對疾病的知識作為後盾,否則很難堅定的和醫師對談,尤其像癌症這種重症,病人一定要懂得問醫師,各項治療的好處和壞處?最好主動刺激醫師發揮視病猶親的精神,有時可反問:如果我是你的家人或是妹妹,你會建議怎麼做?這是另一種問到答案的方式。
誰是司機?
林口長庚醫院名譽副院長,同時也是神經內科顧問兼醫學院神經內科教授朱迺欣,行醫逾40年,他的觀察是,現在的病人夠聰明了,缺乏的是基本的醫學知識和正確的就醫態度。朱迺欣說,現在很多人提倡要病人先做功課,其實不必看得那麼嚴重。舉個例子,他在美國坐灰狗巴士,一上車,就看到一張牌子寫著「Leave the driving to us!」意思是:「當乘客的只要坐上來就好了,剩下的事交給我們」,看病也是一樣的道理。「最近的病人愛做功課,真的和10年前相差很大。10個有5個,一進診間就一直問問題,講個不停,醫師的回答,他還要強辯,搞了半天,原來目的是要照6000多元的核磁共振。」朱迺欣說,像這種一進門就將醫師角色搶過來、自己懷疑得了腦瘤、決定要做昂貴檢查的病人層出不窮,他已經見怪不怪。
你的行動趕得上提問嗎?
朱迺欣有許多相識多年的老病號,經年累月下來,都了解對方的習性,一般沒有什麼問題,會有問題的,多半是新的病人。「如果治療有疑問,做功課是必要的,但是明明可以看手冊,病人往往看也不看,就是愛問,有時候講一小時也解釋不完,更何況講了,病人也不一定聽得懂,實際上就是這樣。」
朱迺欣將病人常問的問題歸納成病人必問的10個問題,像是:可以治療嗎?可以根治嗎?哪些東西不能吃?和現在的藥有沒有衝突?這個藥有什麼副作用?…既然是必備問題,答久了,也很容易回答。舉個例子:藥物有沒有衝突?標準答案:先拿你的藥來給我看,或給我藥名,但大部分的病人只是問問而已,並不會真的把藥帶來。好像不問問題有虛此行似的。
合作、尊重、誠實
在朱迺欣看來,最好的病人有三個條件,合作、尊重、誠實。「很多病人根本不說他看過什麼醫師,問他病況也不說,好像在給我考試。直到他認為你講的不對了,狐狸尾巴就露出來,質問說,ㄟ,那個誰講說是怎樣怎樣,這是常見的情況。」朱迺欣認為,隱瞞不但造成醫療的困擾,甚至錯誤,賠上命都有可能。「我只要求這三點,沒有更多了。把問題交給醫師,該下車的時候,自然會有人叫你下車。當病人的,安心把病交給醫師,不要懷疑這個、擔心那個。」
有效溝通,醫病雙方都有責任
台北馬偕醫院社會服務室主任陳景松服務病患超過20年,他的心得是,想要有效溝通,醫病雙方都有責任。醫療這一方,要善盡告知義務;病友這一方,要掌握發問技巧。「尤其當醫師使用醫療專用術語時,病人有權利問到懂為止。當一個好病人,不要怕發問,只要聽不清楚或有疑義,要用適當的態度詢問。」
看診的技巧第一是告知和詢問,第二個要點是尋找適當層級的醫院看診,小病到小醫院,大病再找大醫院。第三,就診後,配合醫師的給藥和處置,做好自我照顧。
誠懇信賴才能打開溝通的窗
陳景松分析,很多病人有白袍恐懼症,並非不想問問題,而是一不知從何問起、二有聽沒有懂,三見到醫生忙碌、冷淡,甚至不耐煩的臉色就退縮了。究竟該怎樣訓練自己的態度和言語?他的建議是,不管所知多少,都可用適當的態度要求醫師,例如:醫師,我不太了解,可不可以為我說明清楚一點?當今醫病關係壓力大,醫師護士不至於完全不給病患必要的說明。
陳景松也強調「信任」的重要性。病人需要知識作為後盾,但若太有知識變得強勢也不妥。醫師是專業,如果病人不信賴、不配合,疾病是很難被治癒的。「選對醫院、選對醫師、建立好的關係,才是對自己最有利的。」
善用小抄
談到如何和醫師溝通,基隆長庚醫院血液腫瘤內科主治醫師王正旭表示,門診病人和重症需要住院的病人本質上並不相同,表達方式也有差別。他通常建議病人,就醫前先準備一份紀錄,記載自己不舒服的相關資訊,包括:什麼時間、什麼事之後、症狀有何改變、有沒有家族史等,換句話說,帶份小抄,以免到時忘了怎麼問,或前後對不上,不妨事先和家人討論不舒服的情況,將小抄記錄的更詳實。除了小抄之外,也可帶大抄,例如別家醫院的病歷摘要,檢查的片子、做過的治療、就診的紀錄等,對於長期慢性的疾病,長久的追蹤紀錄是很有價值的參考數據。
到底誰要看病?
王正旭不反對病人做一份自我健康管理的檔案,不管是日記、週記、月記還是大事記,將各種情況都掌握記錄下來,再和醫師討論。他強烈建議,病人就診前務必和家人確認一點,就醫的時候,由誰來主導就醫的過程?
「很多病人一坐下來,旁邊的朋友或家人就講個不停,醫師想插句話都不行,問問題也問不到重點,因為家人在代言。很多疾病不是家人能完全了解的。這個社會就是有人善於表達、有人不喜歡表達,可是真正要看醫師的是病人,不是家屬。家屬的責任在於幫助病人,應盡量讓醫師引導病人發言。」家屬最好稍安勿躁,不要越俎代庖。
選擇醫師像擇偶
有個比喻很妙,小病像搭公車,哪個司機都能將你送到目的地;大病則是坐專車,需要一位有經驗、值得信賴的長途駕駛,因為這趟車,要坐很久,一路艱辛,而且前途未卜。另一個比喻更有趣,生了重病,找醫師就像找結婚對象,以前是相親,現在則是自由戀愛,哪一種方式好,見仁見智。王正旭覺得,病人必須相信自己選擇的醫師,如果真的沒辦法,只能「改嫁」。
想要避免所託非人、終身遺憾,可先找一位好的家庭醫師。「如果平常就有相熟的醫師,他最能了解病人疾病的可能狀況,透過家庭醫師,不管他是在哪家醫院受訓,或是跟哪些次專科醫師相熟,由他介紹適合的醫師,將來出問題的機率才會最少。」王正旭說,既然已經接觸到某個醫師,不妨信任他,假設過程中真的覺得對方和自己不對盤、不投緣,如同相親已經印象不好了,就別再勉強,趕緊換人吧。
抱怨不能解決問題
如果將醫病關係比喻成一段婚姻,那麼病人最好避免哪些行為,以免醫師頭疼地打算放棄這段婚姻?王正旭提醒,雖然生病很倒楣,但不能因為生病就不講理。「通常醫師最不喜歡看到的病人是,一坐下來就告訴醫師:醫師!我是什麼什麼病,我要怎麼怎麼醫…,如果你已決定好怎麼做,何必看醫師?」比較好的做法是,用請教、商量、信任的態度,陳述自己的病狀。
王正旭也建議誠實為上策。他希望病人告知以前的就醫過程,一方面有助於了解病情,二方面避免上個醫師可能犯過的錯誤。至於醫生會不會介意,這個病人已經看了這麼多位醫師,說不定也不信任我,看一次就跑掉?「這是一個問題,但醫生更不喜歡的是,病人或家屬一進來就抱怨原來的醫師有多差勁。醫師會想,當他找下一任醫師時,是否同樣會抱怨,前面的大夫如何如何…」王正旭提出忠告,病人最好少浪費時間數落之前醫師的不是,因為並沒有解決問題,事實上,太多批評、太多人身攻擊,反而可能提高醫師的戒心,對自己一點好處都沒有。
從信賴開始
「醫病關係真的是從信賴開始,不要勉強。」王正旭做了總結,病人如果覺得這個醫師不能完全信賴,不妨先了解原因,尋求破鏡重圓的可能,想辦法改善彼此的關係,如果難以彌補,也別勉強,反正醫師那麼多,再嫁就有了。只是下一次,要睜大眼睛、多方打聽,別再遇人不淑,找到適合的醫師,就要信賴他,彼此配合,別三心二意。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