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健康雜誌2013.10文/林耕新(高雄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主任)
眼前診間這對憂心忡忡的父母,為著從明星高中畢業後便不願再繼續升學的兒子傷透了腦筋。情況若不是已經到了無計可施的地步,這對夫妻恐怕沒有機會看到本身親子教育上的嚴重盲點。
「林醫師,請你幫幫忙,我兒子突然整個變了一個人,他看我的眼神像有著深仇大恨,怎麼辦?我們懷疑是中邪了,各處去問神拜佛都沒有用…難道他瘋了?!」這位容貌保養得宜的50幾歲醫生娘,此刻拭著淚,情緒激動地說著,在旁的先生一聲不響,眉頭深鎖。
我抽了一張診桌上的衛生紙,遞給眼前無助的母親。
資優小病患為何沒有出現在診間?通常這類孩子一開始不願意陪同父母前來。為什麼呢?關鍵當然是出在大人身上。
長期扮演高壓者及權威者的父母,即是孩童情緒障礙的最大誘發者。問題出在大人的教養觀念的嚴重偏差而埋下的促發因子,現階段孩子如何相信心理治療,對他而言是有機會突破困境的出口?所以,一個人生病,絕對不只是病患一個人的問題,需評估患者生活整體面,例如:家庭成員相處的問題或學校老師的管教方式。可以確定的是,引起情緒障礙的導火線絕非一蹴而得,絕對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別讓自己成為直升機父母
給孩子一點自主空間
這對無助的父母是典型的直升機父母。對孩子過度保護與高度期待焦慮,長期的高壓政策,生涯規劃的強行介入,掌控著孩子未來方向的船舵,嚴重到間接剝奪生活技能的一般自理能力。
這其實是臺灣很嚴肅的社會教育問題,以及高度偏重學歷成績的失衡偏差,我們的社會,認同資優生是國家進步的指標,投入大量的資源來栽培未來棟樑,卻嚴重忽視了社會多元化的人才發展,以至於「不讓孩子輸在起跑點」的這類教養書籍,在書店的銷售量才會居高不下。然而,我對教育的長期觀察,我們創造了很多虛幻的比賽,為了滿足家長對孩子未來前途的渴望,不斷對孩子施加壓力。
還好是中途滑一跤
不是最終才發現跑錯人生跑道
資優兒童的父母來精神科為子女就診,比例其實蠻高的,若仔細統計可能會有驚人的數字!看診多年來,總是不間斷地有著這樣的乖學生,因為突發的情緒失控或異常行為,被父母送來找我報到。
「這群孩子在起跑點上贏了,卻在中途站上滑了一跤。」
面對這樣的病患,我常跟家長說,還好是中途滑一跤,不是跑到終點時才發現根本跑錯人生跑道,天生資優的孩子都是天生的求生好手,現在及時回頭都還來得及……大家健康雜誌臉書粉絲團每天都有健康實用的訊息,關心您的身心健康,快上網搜尋喔!
看更多完整內容,請見2013年10月號實體版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