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健康 2009.04  企劃/楊育浩  文/劉榮凱】

看著孩子天使般的睡容,純潔的心靈似乎不該染上絲毫塵埃,
可是眼見和另一半的關係將形同陌路,似乎難以再隱瞞婚變的事實。
怎麼說、怎麼做,對孩子的傷害才能降到最低?


對單純的孩子來說,全家人在一起是天經地義,可是當父母離婚,彷彿在他的心頭劃上一刀,雖然不善言詞,但內心正煎熬著至親婚變的恐慌,如同作家三毛對小孩的描述,「別以為小孩什麼都不懂」,父母如何幫他消滅心裡的不安?

 

5原則,減輕婚變對孩子的衝擊

處理相當多離婚個案的諮商專家吳娟瑜表示,子女對父母婚姻破裂的反應可分5個階段:1.否認;2.憤怒;3.協議;4.沮喪;5.接受,如何順利度過,端賴父母及親人的智慧陪伴。若想減輕離婚對孩子的衝擊,以下是親子專家的建議:

 

原則1》別粉飾太平,適度透露婚姻浮現瓶頸

台北市家庭生活教育推廣協會老師呂麗絲認為,陷於外遇的家庭,兩人若無法一起相處,連寵物都能感覺,何況孩子。因此,要適度讓孩子知道「爸媽最近相處有些困難」,不能隱瞞過日。

原則2》孩子不是報復籌碼

曾走過外遇的性教育專家王瑞琪認為,孩子是無辜的,父母應思考怎麼做對孩子最好。最重要的是,「不能把子女當成報復對方的籌碼,或刺探對方離婚後生活的工具」,這對孩子來說,是很不健全的成長模式。像她即使離婚了,仍與夫家維持友好,孩子可自由選擇與媽媽住或跟奶奶住,減少父母離異的衝擊。

原則3》鼓勵孩子寫下感受,為情緒找出口

歷經先生外遇,最後安然解決的吳娟瑜指出,面對父母外遇,孩子通常十分敏感,也會跑出複雜情緒,包括:不安、憤怒、恐懼、報復,甚至自責、自怨,覺得是自己害父母感情生變。

她提醒,大人應讓孩子清楚知道,「婚變並非孩子的錯,爸媽是人,會犯錯、也會改變。」同時鼓勵孩子寫下負面情緒,或向學校的導師、輔導老師傾訴,甚至可以教孩子打電話給「張老師」等輔導機構,學習為情緒找出口。

原則4》努力給孩子安全感

為了不讓孩子受創太深,呂麗絲建議父母花些時間,討論彼此面對子女的態度和說法,盡可能維持穩定,以免給孩子過大衝擊。

若決定繼續生活,雙方應放下仇恨,避免在孩子面前有激烈衝突,努力給孩子安全感,同時積極學習處理婚姻衝突的技巧,或接受婚姻諮商。此外,家長也可請孩子的老師藉由輔導策略,教導孩子因應父母的衝突。

如果夫妻最後決定分開,應共同關心孩子的福利、健康及教育,並適度讓他知道日後的生活安排及財務規劃,也徵求孩子配合。

原則5》別要孩子立刻懂事

除此,父母別期望孩子經歷家變後突然變得懂事。「孩子不論由哪方照顧,都不會令他有安全感。」所以,給彼此空間,讓孩子繼續扮演他的角色,隨年齡和成熟階段表現適當的舉止,莫因父母而對人生感到老成或悲觀。

呂麗絲也強調,父母分手後,繼續成為孩子的學習典範很重要,「忙著過新生活時,別忘了孩子仍注視著自己的言行,唯有自己變得自信、有智慧,才能幫助孩子繼續成長。」

 

PIX1.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家健康 的頭像
    大家健康

    大家健康部落格

    大家健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