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健康 2000.04 文/金惠民 】

筆者年輕時在南部求學,上下學途中,一些路邊小吃攤賣著半紅半綠
的大蕃茄切塊,附上一小碟的薑汁醬油膏—蕃茄沾醬,即成了一道美
味點心。猶記得第一次被同學帶著去品嚐時,竟出乎意料的喜歡上這
種吃法。以後幾年的求學生涯,三不五時就會在那小攤落腳,點上一
盤。

婚後自己操持家務,家中冰箱內經常存有3、5顆大蕃茄。無論是煮
湯、下麵,丟1、2顆進去熬,風味總是增加不少。筆者在各類場合演
講高血壓的飲食時,也常提醒民眾多利用蕃茄特有的酸味,既減少烹
調時的用鹽量,也不減菜餚的美味。若是蕃茄紅透了,也可將之切
片,淋上蜂蜜、果糖或楓糖漿,孩子們一定會爭先恐後地搶食。

蕃茄有毒的謬誤

蕃茄是屬於茄科的食物,原產地在南美洲,西洋人初發現它們時,不
知是其色澤過於鮮豔或其他的原因,一度認為有毒而無人敢食用;如
今蕃茄已成為全世界產量數一數二的農作物,但似乎仍有不少人為古
老的流傳而困惑。例如筆者某次應邀至獅子會的活動中演講,提到蕃
茄的種種優點,聽眾裡有人起來與筆者辯駁,說是老祖母時代的人都
認為蕃茄有毒而不敢吃,前往日本時也發現有此一說。

葡萄牙人將蕃茄傳入我國,18世紀初期由我國傳到日本,而19世紀末
才再由日本引進台灣栽培。蕃茄生長需要溫暖宜人的氣候,太冷就會
死,太熱又會不結果實。台灣除夏季外均可種植,冬季12月至2月間
是盛產期。

蕃茄的品種非常之多,對消費者而言,主要有大蕃茄與小蕃茄兩種,
前者國人多用為蔬菜烹煮用,後者則多當水果生吃。某些品種則專為
加工用—其果實整粒紅透,皮較厚、硬度高、口感不佳,偶爾可在一
般市場上看到。

富含多重營養素

蕃茄的水份含量相當高,若作為水果生食,相對的熱量就偏低,而且
維生素A及C含量均相當豐富,想控制體重、美容養顏的人不妨常吃,
取代其他水分少、糖分含量多的水果。紅透了的蕃茄較綠色者所含維
生素A多出許多,有時可達3~4倍;在溫和的天氣下,菜園中自然成
熟的蕃茄,不單單是糖酸比例好、口感佳,維生素含量也相對高。

蕃茄中鉀離子含量很多,由於可以生食,鉀離子不會因為溶於菜汁中
而遭棄置,因而血壓高的人不妨多吃,使鉀與鈉的攝取比例提高,將
有助於血壓的控制。蕃茄中所含的茄紅素是類胡蘿蔔素的一種,近年
臨床研究發現它清除體內自由基的能力非常強,是強效的抗氧化劑之
一,對於預防胰臟癌的效果很明顯,其次是直腸癌、膀胱癌;對前列
腺癌也有防治的作用。

市售的罐裝蕃茄汁,是摘取田裡成熟紅透的蕃茄,在短時間內製作加
工而成,它的各種營養成分也非常好;只可惜許多人不喜歡其加了鹽
的調味。

蕃茄飲品、蕃茄粥

將一個蕃茄洗淨、切片後榨成汁,再與一瓶養樂多混合,即成為一杯
風味十足的綜合果菜汁,健康又營養,孩子也會相當喜歡。

此外,先將絞赤肉調味,加上適量醬油、太白粉、油、水一起拌勻,
鮪魚弄碎、蕃茄剁碎;煮好的白粥加蕃茄煮沸,再加鮪魚、生菜絲及
處理過之絞赤肉拌勻,最後加鹽調味煮成鮪魚蕃茄粥,對於咀嚼能力
不佳的老人家或挑食的幼兒,保證叫好又叫座。(作者是三軍總醫院
營養部主任)

PIX1.jpg


arrow
arrow

    大家健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