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健康雜誌2016.01 文/周子嵐
經濟發展伴隨而來的空氣污染日益受到重視,
近期臺灣好幾天霾害嚴重,空氣品質糟糕到不行,
影響所及不只增加肺部疾病威脅,還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
當呼吸都變得不安全,該如何保護自己?
2015年12月16日整個臺灣都灰濛濛一片,原來是大陸冷氣團挾帶中國霧霾南下,細懸浮微粒(PM2.5)超標,全臺灣77個測站中,一度有66個測站都偵測到最高等級,是去年影響程度最廣的一次霾害。受此影響,辦公室也多了很多「酷酷嫂」。
什麼是PM2.5?
空氣中有很多污染物,其中漂浮在空氣中類似灰塵的粒狀物稱為「懸浮微粒」(particulate matter, PM),PM粒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μm)的粒子,就稱為PM2.5,通稱「細懸浮微粒」,單位是微克/立方公尺(μg/m3),是空氣品質的指標之一。
我國PM2.5空氣品質標準24小時值為35μg/m3、年平均值為15μg/m3,與美國2006年、日本2009年訂定標準一致,為國際間法規標準中較為嚴格的國家。
為何嚴重霾害稱「紫爆」?
東北季風盛行的秋冬兩季,懸浮微粒影響空氣品質甚鉅,因此環保署參採英國每日空氣品質指標(DAQI)的細懸浮微粒(PM2.5)預警濃度分級,將指標區分為10級,並以顏色示警。
當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達36 μg/m3(第4級)起,敏感性族群需開始注意戶外活動及身體情況,而一般健康民眾則於第7級(54 μg/m3)需開始注意戶外活動的強度;而第10級是「PM2.5非常高」,其濃度大於等於71μg/m3,在圖片中以紫色來表示,當空氣品質很糟時,圖像都是紫色的,所以媒體用「紫爆」來形容嚴重霾害。
PM2.5的來源可分為原生性及衍生性,可能是從自然界或人為產生。前者是指被排放到大氣時即為PM2.5的粒狀物,成分主要是由物理破碎或一次污染排放所產生,包括裸露地表經由風力作用所揚起的灰塵微粒、鍋爐及機動車輛排放等;後者是被釋出的非PM2.5化學物質(稱為前驅物,可能為固體、液體或氣體),在大氣環境中經過一連串複雜的化學與光化反應後而成,主要內容物為硫酸鹽、硝酸鹽及銨鹽等。
PM2.5來襲
呼吸道心血管患者增加
歐盟推估,2005年中有32國家、約500萬民眾,因為PM2.5而喪命。PM2.5可說是現代無形殺手。PM2.5為什麼可怕?
振興醫院呼吸治療科主任陶啟偉說,PM2.5的直徑還不到人類頭髮的1/28,沙子的1/35,不但可輕鬆跑進鼻腔,穿過纖毛、黏膜,還可穿透肺泡進入微血管,經由血液循環到全身,大大影響身體健康。
陶啟偉主任進一步解釋,目前各大藥廠研發給氣喘病人使用的霧氣吸入劑,設計目標就是希望做到這樣的微粒,讓藥物進入肺部的細小氣管;而當空氣中充滿如此細小的懸浮微粒,其中又有很多含有大量的細菌、黴菌、重金屬與有機致癌物等,實在嚇人。
嘉義長庚醫院肺部腫瘤科主任林裕清也說,PM2.5經由呼吸道進入人體,首當其衝的就是呼吸道。美國胸腔學會也認為,PM2.5會引起下呼吸道發炎,影響肺功能,讓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病情惡化,增加呼吸道疾病惡化及死亡率,長期可能引發肺癌。
上個月霾害過後,陶啟偉主任門診觀察,許多原有氣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COPD)的患者病情惡化,有的甚至嚴重到變成肺炎。他也發現,這類病人跟一般肺炎不同,屬於彌漫性肺炎,感染範圍很大,包括上下肺葉或是左右肺葉,等霾害過後,其症狀就好很多,所以在霾害期間,最好要避免出門。此外,也有許多沒有呼吸道病史的患者,大多因咳嗽、有痰等症狀就醫,診斷後發現是支氣管炎。
除呼吸道疾病,近來研究也發現,PM2.5會誘發心血管疾病,心律不整、缺血性心臟病及心臟衰竭惡化等。林裕清解釋,PM2.5進入血流後,會藉由沉積在肺中較小的氣管及肺泡,並進入血液,使身體發炎指數升高,誘發交感神經興奮形成血酸,增加缺血性心臟病、心律不整、心肌梗塞、中風等風險。
臺大醫院研究也發現,沙塵暴影響後2至4天,急診內因呼吸、心血管疾病就醫的患者明顯增加。此外,PM2.5也與生育率、流產、活產率相關,也會傷害到皮膚,和刺激眼睛造成結膜炎等。
由於「證據確鑿」,世界衛生組織轄下的國際癌症研究署 2013年將PM2.5列為第一級的致癌物。
少外出、緊密門窗
減少PM2.5傷害
世界衛生組織2002年報告就估計,PM2.5每年導致約80萬人死亡,是全世界第13大死因。不過,這屬於環境污染,食物不安全還可以選擇不吃,但人不可能不呼吸,偏偏外在環境難以控制,無法迅速從政策下手管制空污來源。
既然環境改變無法一蹴可幾,國人目前能做的,是減少暴露、戒菸並減少二手菸暴露,多注意空氣品質預報,空污嚴重時盡量避免出門,特別是心肺疾病患者,老人及小孩;若出外盡量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少於市區戶外行走或騎車。
雖然運動是好事,陶啟偉主任呼籲,空氣品質差時,千萬不要去運動,不然大量呼吸,肺反而成為濾網,傷害健康。
如果真要出門,常見的不織布與棉質口罩,無法阻擋PM2.5傷害。林裕清主任說,最好佩戴有完全防護力的N95等級口罩,但N95口罩價格貴,戴起來又不舒服,不適合長期配戴,最好的防護方式就是不要出門。陶啟偉主任進一步解釋,戴口罩時需調整口罩,使其貼合臉部與鼻樑,完整的覆蓋口鼻與下巴,並吸吐氣作負壓檢測,看口罩是否會隨呼吸起伏,才表示真的密合且佩戴良好。
此外,陶啟偉主任提醒,不同材質口罩,過濾與吸附效果不同,過濾效果由高而低依序是N95口罩(95%)、活性碳口罩(80~85%)與外科口罩(70~85%),在藥房、超商都可買得到。
居家環境方面,陶啟偉提醒,紗窗無法阻絕PM2.5這種細懸浮微粒,沙塵暴來襲時,應關閉門窗,以阻絕戶外霾害進入室內。同時也可使用空氣清淨機,建議選擇能有效去除細懸浮微粒的高效率空氣微粒過濾材(HEPA),且要定期更換濾網或清洗保養。
室內環境方面,可放置大葉子綠色植物以淨化空氣品質。許多研究已證實,室內擺放盆栽,可減少累積的多種揮發性有機物。挪威研究擺放室內植物前後的身體反應,結果顯示,擺放植物時,辦公室中員工的12種不適症狀平均下降23%,以咳嗽降低37%、疲勞降低30%最明顯。
環保署解釋,植物葉片能有效吸附大量塵埃,依其不同特性,可區分為停著、附著和黏著三種。至於哪些植物能有較高的滯塵效果?根據臺灣大學園藝系花卉研究室的研究,市售常見50種室內植物,單位面積的葉片滯塵量排名前幾名依序為非洲菫、鐵十字秋海棠、皺葉椒草、大岩桐、薜荔、嫣紅蔓、麗格秋海棠等,建議可在室內放置這些綠色植物,以淨化空氣品質。
生活上,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提醒,民眾要多喝開水,幫助水溶性毒物隨尿液排出;林裕清主任也說,一定要多喝溫開水,理由是PM2.5 可能會增加血液黏滯性,喝水可以稀釋。
顏宗海醫師還建議多吃新鮮蔬果,幫助脂溶性毒素形成糞便排出,包括吃梨、蘋果、柑橘、木瓜、南瓜、地瓜,綠色蔬菜外,還有高麗菜、白色花菜等白色十字花科青菜等。
短期內要用政策方式來管制PM2.5恐怕緩不濟急,建議民眾養成查詢空氣品質的習慣,如同紫外線升高時少出門一樣的警覺,尤其是冬天出門前,別忘了上環保署網站(http://taqm.epa.gov.tw/)查看空氣品質,調整每日戶外活動的計畫。
感謝振興醫院呼吸治療科主任陶啟偉、嘉義長庚醫院肺部腫瘤科主任林裕清、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審稿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