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健康雜誌2005.09文/黃詩媛
很多人喜歡刮痧去暑,隨身攜帶刮痧棒,走到哪刮到哪,
不過,這個看似簡單的古老醫術,其實包羅人體經絡知識,
想自行刮痧,得先瞭解正確的方式與禁忌,
才能刮走病魔、刮出健康!
火紅的太陽常讓人熱得受不了,出現頭昏、上吐下瀉、全身無力的情況,這時,老一輩的人總會拿出一根瓷湯匙,要你轉過身去,在你的頸背部刮啊刮的。漸漸地,皮膚上出現紅紅的血絲瘀青,過不久,中暑的情況慢慢舒緩。這就是老祖先流傳下來的智慧──刮痧。
刮痧、出痧的過程是一種血管擴張,漸至毛細管破裂、血液外流、皮膚局部出現瘀血斑的現象。一般由「痧」的顏色或形狀,可以判斷疾病的狀況,如果痧色鮮紅、痧粒分散,表示病程較輕;痧色暗紅或瘀青、痧粒密集,代表病情較重
若是身體狀況穩定,無重大疾病,並且經由醫師認可,平時在家可簡易地刮痧,舒緩一些輕微的身體狀況,例如中暑、感冒、頭痛、胃痛、腹瀉等。以下是DIY刮痧時須注意的事項。
■刮痧前
1.慎選刮痧工具
器具的選擇上以圓滑為主,施力適當的話,無論是湯匙、杯子都可作為刮痧工具。市面上販售許多刮痧用牛角梳,能避免使用瓷湯匙時,因施力過當造成湯匙破裂,傷害身體。
2.刮痧前先清潔消毒
刮痧前先用清水清潔刮痧部位,並且以酒精消毒刮痧器具,避免刮痧時將細菌帶入皮膚內,引起感染。
3.塗抹潤滑劑防刮傷
以溫水、麻油,或其他潤滑劑(如凡士林),塗抹在刮痧部位的皮膚上,避免因摩擦而引起不適,預防刮傷。
■刮痧時
1.單方向45度角刮痧
拿捏刮痧的力道,以45度角輕輕地刮,較不容易失力過當。刮痧時要單方向進行,不可來回刮,若要刮多個部位,須從頭到腳、由上往下依序刮。
2.時間要適當
一般最適合刮痧的時間是清晨,因為清晨的氣候涼爽,較不容易出汗,不會造成身體黏膩不適。每次刮痧的時間約15~20分鐘,1~2星期一次最適宜。
3.選擇正確刮痧部位
一般最常選擇的刮痧部位在頸部跟背部脊椎兩側1.5公分處,若局部不適,也可以在局部四肢刮痧,不過,刮痧前一定要先詢問醫師,確認身體狀況適合,才可進行。
■刮痧後
喝溫水避免吹風:
刮痧完畢應休息15分鐘,如果出汗,要及時擦拭,切勿吹風受涼。喝一杯溫水,有利新陳代謝。
BOX:哪些人不適合刮痧?
1. 久病或年老虛弱者
2. 嚴重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肝腎功能不全者
3. 患有出血傾向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低下症、凝血功能異常者
4. 皮膚有傷口、長青春痘、腫塊者
5.孕婦
6.過度飢餓、吃太飽、過度疲勞、酒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