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健康 2006.10 文/楊錦治】
更年期伴隨而來的症狀,讓不少婦女深感困擾,
然而,是否該使用荷爾蒙療法來緩解不適,也有兩造說法,
該不該用?安不安全?其實需視自己的狀況而定,
多一分瞭解與珍視,才能讓妳的更年期更自在。
更年期婦女該不該用荷爾蒙治療法,從過去到現在爭論已久,贊成及反對陣營各有不同態度。荷爾蒙對人體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女性月經週期,有荷爾蒙維持,才不會產生不適。更年期來臨時,荷爾蒙急速下降,卵巢功能退化,經常有人這個月還有月經,下個月突然不來,或者諸多因素,讓3/4比例(約75%)的婦女出現生氣、憂鬱、不快樂等不舒服的症狀。
第一步:尋求更年期門診
「很多人沒辦法控制情緒,連自己都不瞭解為什麼脾氣變得這麼壞?」長庚醫院名譽院長黃國恩指出,如果兒女剛好處於青春期,經常造成親子衝突,尤其女性更年期的不適感比男性強烈,上門求診的病例甚多,因此荷爾蒙治療法大都用在婦女身上。
台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周輝政對於更年期保健、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有相當研究,他致力於成立更年期婦女團體,主要是因10多年前人們對於恐慌症、精神病、心律不整、焦慮、憂鬱等更年期症狀並不瞭解。他曾遇到一位從苗栗來的病人,因情緒控制不住,被家人架著求醫的例子,在他看來,這名病人的病情並不太樂觀。
不過,婦人服用一個月荷爾蒙藥物後,病情卻獲得緩解,可以自行前來門診,幾個月過後,情緒也變得很平順。周輝政認為,婦產科更年期門診更像「資源回收桶」,不僅治療更年期,也提供健康規畫,減緩病人症狀,這樣的角色更像「更年期女性的家庭醫師」。
醫學研究掀起荷爾蒙之爭
上述案例中,荷爾蒙療效扮演相當關鍵的角色,然而2002年7月,一項荷爾蒙治療法的實驗報告卻引起軒然大波。這項研究是WHI(Women’s Health Initiation)在美國舉辦的大型實驗計畫,邀集約16,000名更年期婦女受測,其中8,000人吃雌激素加黃體素的荷爾蒙製劑,另外8,000人吃安慰劑,追蹤5.2年後發現,接受荷爾蒙製劑的受測者產生以下結果:
▓ 乳癌罹患機率增加24%,每一萬名婦女一年增加8例。
▓ 心臟病罹患機率增加26%,每一萬名婦女一年增加7例。
▓ 骨折機率減少34%。每一萬名婦女一年減少5例。
▓ 罹患大腸癌機率減少37%,每一萬名婦女一年減少6例。
▓ 罹患子宮內膜癌減少比例。
這項實驗讓「用不用藥」的爭論更白熱化,許多婦女團體看到「乳癌罹患率增加」的結果,起而反對使用荷爾蒙療法。民進黨不分區立委黃淑英是其中一位,她所屬的「台灣女人連線」,強調醫學中缺乏性別觀點的健康政策,會對女性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反對使用荷爾蒙治療法。
到了2004年4月,WHI又發表第二項實驗,同樣是16,000人測試,不同的是,這組人已切除子宮,只吃雌激素,結果顯示如下:
‧ 心臟病罹患率未增加。
‧ 乳癌罹患率稍減。
‧ 中風病患稍增。
「藥劑」和「年齡」大有問題
這兩項實驗雖然規模很大,也提出看起來有力的結果,但醫界人士抱質疑的態度,其中,黃國恩提出兩大疑問:「藥劑」和「年齡」。
他表示,上述實驗之所以受到質疑,是因實驗只測試一種藥劑,沒有測試其他藥物;再者,受測者平均年齡是60歲以上,和一般使用荷爾蒙治療法的年齡並不相符。
關於「藥劑」的問題,周輝政也有相同看法。他認為:「斷言『使用荷爾蒙治療法會致癌』的說法並不確切,我們只能說『某一藥廠生產的藥物會增加致癌的機會』;且一般而言,醫學上重大研究結果都會取得共識再發布,才能讓民眾信任,但這個研究結果卻先從簡訊發布,做法不免草率。」
至於「年齡」在黃國恩眼中可說是「最大的問題」。他提到,當時受測者平均年齡已經63歲,過了5年即近70歲,這樣的年齡罹患乳癌、心臟病的機率本來就高。
實驗適用於台灣?醫界持保留
其他像心血管疾病增加的結果也不夠客觀。台中榮總婦產部主任何師竹提到,這項實驗裡40%的受測者有抽菸習慣,而且很多人的血管已上過支架,加上年齡較長,血管老化,在使用荷爾蒙治療法原本就會增加血管栓塞的前提下,並不能將「元凶」歸罪於荷爾蒙治療法。
不過黃淑英倒認為,台灣女性服用荷爾蒙的比例不到1/4,可見這種療法不應該稱為普遍性現象。她對於醫學界以「實驗只使用某一種藥」或「台灣婦女體質與西方不同」的觀點提出反駁,原因是:「從以前到現在,台灣便一直使用國外進口藥物,為何當時不說國外藥物台灣不能用?」
這項實驗雖然有許多條件受限,使實驗不夠客觀,但在醫界立場,周輝政表示,還沒有更明確的數據之前,醫學界仍暫時相信這個實驗結果,不過談到台灣是否適用這個實驗結果,基本上持保留態度。
好處大於壞處 就可使用
儘管荷爾蒙治療法的爭論不休,但這幾年許多研究均顯示荷爾蒙治療法對於骨骼、生殖泌尿系統有幫助,甚至減少骨質疏鬆症、大腸癌及子宮內膜癌的發生率。
該不該使用荷爾蒙治療法?何師竹與黃國恩皆認為,只要「好處」大於「壞處」就可行,「尤其用在50歲左右剛停經的婦女身上,好處確實比壞處多,不過60歲以上是否需要使用這種治療,基本上仍要病人自己決定。」
至於副作用(尤其乳癌),還須注意其他客觀因素。周輝政說:「乳癌是否真的是荷爾蒙療法引起,我們不能斷定。雌激素不會把正常的乳房組織變成乳癌,除非乳房組織已經有病變,使用雌激素後才會刺激這些病變組織變成癌症。」
何師竹補充,整體來說,荷爾蒙治療法對身體的好處還是居多,即便真的罹患乳癌,在治療中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效果也比較好。
因此,荷爾蒙治療法應依照每個人症狀、需求決定,並非停經後一定要用,這是目前醫學界的共識。何師竹說明,如果只是短期受更年期症狀困擾的病人,醫師通常會提供參考資料,讓病人決定要不要使用;若長期為更年期症狀所苦,造成身心狀況不穩定,甚至影響日常生活,醫學界對於「是否使用荷爾蒙治療法」,基本上抱持贊成的立場。
瞭解禁忌 沒有顧忌
使用荷爾蒙療法前,醫師會先評估病人的心血管風險,進行肝功能、膽固醇、超音波或攝影乳房檢查等,再給予建議;決定使用後,也會針對病人進行追蹤。肝功能不佳者,可以採用抹藥方式經皮吸收;三酸甘油脂太高者,也可以採用貼片方式治療,依照病人停經時間,斟酌給與適當劑量。
黃國恩強調,心臟病、心肌梗塞、曾患有乳癌、急性肝疾病、對荷爾蒙製劑過敏的人都不適用荷爾蒙治療法,如果有不規則出血的情形,也要找到出血原因才能用。
至於要服用多少劑量,須依個人骨質流失的程度而定。黃國恩表示,以台灣婦女體型而言,使用0.3毫克劑量就夠了,相關製劑已在台灣使用,而且追蹤2年後發現,婦女骨質密度確實增加。
至於55歲以前的婦女,荷爾蒙療法需求較大,可以用每日0.625毫克的劑量治療,再將劑量逐漸降低。他指出,2006年台灣將出現更低劑量的製劑,成分是每日0.3毫克荷爾蒙加1.5毫克黃體素劑量,可使副作用降得更低。
90%使用不適者可改善
醫學界不否認,使用荷爾蒙治療法後,通常有乳房漲痛或不規則出血等現象,不過周輝政表示,只要聽從醫師建議,90%比例的人可以逐漸獲得改善,通常3~5個月後就會消失。
一旦使用荷爾蒙治療法,黃國恩建議,千萬不要三天捕魚、兩天晒網,要讓藥物在體內規則地作用。如果吃一天休息一天,或者自行停藥,使體內荷爾蒙起起伏伏,對身體並沒有好處,尤其對乳癌患者。
周輝政也提醒,「症狀嚴重者,如果沒有持續服用,可能造成憂鬱、恐慌,甚至演變成自殺,這種情況要小心防範。」
尋求解決之道 讓身心更自在
55歲的曾美娥(化名),曾在更年期盜汗、臉出現熱潮紅,停經前一年月經來來停停,到了更年期月經又突然來,屬於輕微症狀的案例。但她體認到「更年期不是病,是一個時期」,加上那段時間非常忙碌,並未使用荷爾蒙治療法,她自我克服的方法是:「失眠的話,將待完成的事情做一做,不舒服的症狀就被壓過去了。」
和曾美娥一樣,黃淑英也認為更年期是生命波動的週期,「就像青春期『轉大人』,活動力強、有青春痘的煩惱,更年期則是步入老年的前奏曲,讓女性瞭解自己走出生育階段,不能將此階段視為『病態』。」她說,年輕時經常運動、飲食均衡、多晒太陽,到了更年期,症狀自然減輕;即使更年期有許多不舒服的症狀,也可以運用很多方式解決,她以自己為例,燥熱時開冷氣就行了,不見得一定要用藥。
不過仍要注意,如果更年期的症狀輕微,不會影響日常生活,原則上可從生活型態改變,嚴重的話,尋求醫師治療還是較有效的解決之道。
荷爾蒙療法也能延緩老化?
荷爾蒙療法除了減緩更年期症狀,也有人用來延緩老化,台中榮總婦產部主任何師竹表示確有這種功效,由於荷爾蒙療法對於生殖、泌尿器官有幫助,纖維細胞分泌膠原蛋白,讓皮膚變好,這也可能是使用者愛用的原因。
還有人服用不會增加乳癌罹患率的植物性雌激素。這類雌激素對於抗氧化、減少癌症罹患率都有不錯的效果,「但和荷爾蒙治療法相比,治療效果僅是千分之一至兩千分之一的比率,單單補充植物性荷爾蒙是不夠的。」長庚醫院名譽院長黃國恩不反對使用植物性荷爾蒙,但強調必須注意這點。
何師竹還提出,植物性荷爾蒙劑量低時沒有效用,劑量高又不安全,「可以說等於吃安慰劑。」她建議應循正常醫療管道求診比較妥當。
至於坊間利用另類療法、維他命E、人參等減緩更年期症狀,台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周輝政表示,站在醫生立場並不建議使用。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