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健康 2004.01 文/李盛雯】

胃痛表示胃病嗎?
心臟病和大動脈疾病,也可能上腹疼痛,
除了腸胃疾病,胃痛還是哪些疾病的警訊?


許多人都有胃不舒服的經驗,但對於胃的了解卻不太多。台北榮總一般外科主任,同時也是國立陽明大學外科教授吳秋文說明,胃是人體消化管中最膨大的部分,位於腹腔左上方,上接食道,下接十二指腸,和食道相接處是賁門,和十二指腸相接處稱為幽門,主要功能是消化。

 

胃痛不等於胃病

台大醫院內視鏡科主任、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一般醫學科主任林肇堂指出,廣義的胃痛是指上腹痛,一般人以為這就是胃痛,而胃痛就是胃病,其實不然。從食道、胃、十二指腸、肝、膽到胰臟的疼痛都出現在上腹,更有趣的是,少數疾病像心臟病和大動脈疾病,也可能造成上腹疼痛。在這種情形下,病人暗示醫師是胃痛,反而不利診斷,正確的做法是告訴醫師疼痛的部位,由醫師判斷。
「胃是負責消化的器官,因此,真正的胃痛多半和進食有關。進食前痛或空腹痛,大多和胃酸有關,胃酸過多會刺激黏膜,遂感覺疼痛。」早上十一點和下午四點這種還沒吃飯前的疼痛,通常進食就能解除,所以有人說胃病是「餓鬼病」,林肇堂解釋。
不過,「有一種胃痛和酸無關,純粹是神經或肌肉收縮引起的,一般稱為胃收縮、胃痙攣、胃抽筋,這多是心因性的疼痛,和情緒緊張、焦慮有關,例如趕工、加班、考試、被長官責備,甚至月經來臨前緊張,都可能引發疼痛。」

消化性潰瘍為胃病排行榜首

吳秋文表示,最常見的胃病是「消化性潰瘍」。統計顯示,約兩到三成的人一生中會有消化性潰瘍的困擾,嚴重的,甚至出血、穿孔或阻塞。
「消化性潰瘍」是否就是「胃潰瘍」?台北榮總一般外科主治醫師、署立宜蘭醫院外科主任羅世薰說明,胃潰瘍是很籠統的說法,其中和胃酸有關的,醫學上稱為消化性潰瘍,主要是十二指腸潰瘍或胃下三分之一潰瘍,而胃酸的分泌則和茶、咖啡、甜食或情緒緊張有關,這些病人多半感染幽門桿菌。「治療消化性潰瘍,除了降胃酸的藥物,還要加殺菌的抗生素,細菌殺光了,潰瘍的復發率就會降低。如果單降低胃酸,潰瘍也許會癒合,但也會復發,因為細菌還在胃裡。」

 

小心慢性萎縮性胃炎變為胃癌

第二種常見的胃病是急性胃炎,起因於各種因素導致的胃黏膜變化,主要是食用濃茶、菸酒、咖啡、刺激性或過冷過熱的食物,也可能是細菌毒素引起。
至於慢性胃炎,是急性胃炎的延續,受到免疫因子或細菌感染的影響,又可分成淺表性、萎縮性和肥厚性胃炎。「要特別注意的是萎縮性胃炎,因為和胃癌有關,」吳秋文指出,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病患,胃上皮腺體分泌減少,甚至消失,有轉變為胃腺癌的可能,而癌症的病變和萎縮程度有平行關係,這類病人是癌症的高危險群,一旦發生不典型增生,必須追蹤,若情況嚴重,視同癌症,必須開刀。
此外,急性胃出血也常見到,發生在重症、加護病房病患、嚴重受傷者、燒燙傷或開大刀的病人身上,通常開刀後,醫師會給予預防性的藥物。

 

誰是胃病高危險群?

引發胃病的原因,主要是壓力和外來刺激,且和年紀有關,和遺傳則較無關聯。吳秋文表示,老年人動脈硬化、血管扭曲,當供給胃黏膜腺體的血液變少,腺體會減少或消失而引起胃病;其次,上了年紀,幽門括約肌鬆弛,原本可逆流的膽汁和胰液流到胃中,也會傷害胃上皮黏膜;加上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有時會出現自體的抗體,導致慢性萎縮性胃炎。
一般認為求好心切、處世積極、擁有高成就動機的A型人格是容易罹患胃病的族群;而做事認真、一板一眼的日本人也被歸類為胃病一族,吳秋文澄清,日本人得胃病的比例不見得較多,倒是罹患胃癌的比例較高,主要肇因於壓力。
林肇堂則表示,壓力能造成全身各器官的毛病,從頭痛、胸悶、心跳加速、腸胃不適、手腳麻痺到發抖,胃痛也是其中之一。他舉例:阪神大地震後,日本恢復得很快,但1、2天內,胃潰瘍的人明顯增多;香港九七回歸時,掛胃病的病號也激增。此外,在動物實驗中,對想要喝水的老鼠施以電擊,最後老鼠不敢再喝水,但同時也都得了胃潰瘍。

 

胃病、胃癌 一線之隔

究竟胃不舒服到什麼程度,必須就診?吳秋文指出,如果連續胃痛,就應該看醫生,因為胃癌沒有特定症狀。「不要說病人容易忽略,許多時候,醫師做胃鏡,認為是潰瘍的病人,例行夾兩塊出來檢查,結果居然是胃癌。」此外,進行潰瘍藥物試驗時,病人需配合做例行檢查,「隔一陣子就會夾一下,有時候醫生認為是良性的,都有可能意外發現是癌症。」
值得留意的是潰瘍,「良性的潰瘍是ulcer(潰瘍),惡性的潰瘍就是cancer(癌症)。」吳秋文解釋,在以胃癌為主題的醫學討論會中,發現胃癌的潰瘍患者也會吃胃藥,且服用胃藥後,覺得很舒服,照胃鏡也顯示潰瘍收縮了,病情有進步,但過一陣子,潰瘍再次出現,「這種惡性潰瘍防不勝防,吃胃藥反而延誤病情。」
至於良性胃潰瘍是否會變成惡性胃潰瘍,目前還在爭論,醫界尚未發現直接證據。如良性潰瘍,是否一開始就是惡性的,只是沒檢查出來?吳秋文提醒,如果已有胃潰瘍,必須持續追蹤診斷,確定潰瘍已經治癒,而非利用胃藥休養生息,讓病灶趁機坐大。

 

勿一開始就告訴醫師:我胃病

林肇堂看診多年的心得是,一般人一定是不舒服才會看病,而台灣人擁有忍耐的美德,很多病人都是忍到不能忍,才願意上醫院。偏偏台灣腸胃科的病人又特別多,每個病人見到醫師的時間也許不到兩分鐘,其中只有一分鐘是讓病人說明症狀,因此看病前最好先想好,要跟醫師說什麼,即使準備一份小抄都不為過。
「最重要的是說明痛的位置。不要一開始就告訴醫師:我胃病,這種暗示醫師的說法,對病人沒有好處。」林肇堂希望他的病人能具體描述,究竟是哪裡不舒服?怎樣不舒服?是痛、漲、酸、打嗝、噁心還是嘔吐?要把感覺講出來,不要醫師問了老半天,病人只有一句:說不上來耶、感覺怪怪的。
「痛的位置也很重要。上面痛、下面痛、左邊痛和右邊痛,都是不同的病。此外,什麼樣的情況會讓疼痛更嚴重或稍微好一點?例如愈吃愈痛、還是一吃就解除疼痛?」

 

從第一次不舒服講起

當胃出現問題而就醫時,該如何描述自己的症狀?吳秋文建議,要從第一次不舒服講起,包括吃了哪些藥?反應如何?盡量巨細靡遺。如果已連續看診,最好將以前的資料一併帶來供醫師參考。「不要什麼都不說,藉以考驗醫師,這樣吃虧的是自己。」例如:有些病人之前胃不舒服,以為吃了胃藥就沒事,認為這不重要,也不跟醫師說明,事實上,可能在那之前就已經發生問題。
羅世薰也強調,描述症狀,一定要夠清楚,醫師才能正確診斷。例如:疼痛發生的時間,還是時時刻刻都痛?是從上午一直痛到下午?還是吃過東西以後比較痛?「需要注意的是對於痛的描述要精準,包括痛的頻率和痛的性質。斷續痛?持續痛?急餓痛?吃飽痛?不同的疼痛代表不同的疾病。」
各種胃病中,最令人害怕的是胃癌,吳秋文指出,目前並沒有確實有效的方法可以預防胃癌,唯一能做的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胃癌有四期,治療上以外科手術為主,放射線治療和化療的效果都不令人欣慰,只能說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根據吳秋文20多年的臨床經驗,第一期胃癌的手術後五年存活率超過95%,第二期72%,第三期40~45%,第四期不到10%。「愈早發現、治療愈簡單、效果愈好。」
林肇堂補充,求診時是否合併其他問題,也需要讓醫師知道,也就是除了痛以外,還有哪些不舒服?例如解黑便可能是胃出血、體重減輕可能是胃癌,以及是否有服用其他科別的藥物?「有些病人問了老半天,才說出正在吃精神科的藥,原來是精神緊張。」這些都是就醫時,應該讓醫師知道的事。

 

胃的奧妙

胃是暫時儲存食物的器官,可容納1~2公升的食物。主要功能是消化,有機械性的消化──透過胃壁收縮將食物從大塊切成小塊,以及化學性消化──靠分泌胃液使食物攪拌分解,經過2、3個小時,將食物排空,進入十二指腸。此外,胃有一部分的功能是內分泌的作用,分泌胃泌素等重要激素,調整腸胃活動。
羅世薰表示,胃在解剖上分成三部分,分別是上、中、下三分之一,台灣常見的胃癌多半長在下三分之一和中三分之一,在上三分之一的胃癌較少,和歐美不同。結構上,胃壁由內而外分五層,分別是黏膜層、黏膜下層、肌肉層、漿膜下層和漿膜層,醫學上是根據腫瘤在胃壁這五層侵犯的深度,及淋巴結轉移的顆數,判定癌症的期別。

PIX1.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家健康 的頭像
    大家健康

    大家健康部落格

    大家健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