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健康 2006.10 文/張慧心】

憂鬱像隻怪獸,霸占大學舞台,
1/4大學生被俘虜,
現在開始搶救危險心靈,讓憂鬱下台!

 

年少時,不少人愛為賦新詞強說愁,但若怎麼也揮不去心頭愁緒時,這群「軀殼像大人,心靈卻還是孩子」的大學生,究竟有無能力迎接嚴酷的挑戰?其周遭的親友們,該如何關懷、呵護這群最接近成年人的大孩子?

 

1/4大學生深陷憂鬱黑洞

10年教改以來,學生的升學壓力減輕,取而代之卻是「科系或學校與志趣不合」、「畢業即失業」的壓力備增。因此,不少大專院校、公私立醫療院所都發現,大學生出現失眠、恐慌、易怒、感到壓力及壓抑等憂鬱或焦慮的比例,明顯較過去增加許多。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表示,基金會2006年調查全台58所大學院校近6500名大學生,發現國內每4位大學生,就有1位處於嚴重憂鬱情緒中,需要專業協助,以此比例換算,全台約有30萬名大學生身心狀況陷於困境,需要別人拉他一把。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詹佳真也發現,近兩年初診患者中,平均1/3是大學生;耕莘醫院精神科暨心理衛生中心主任楊聰材更明顯觀察到,初診患者中,大學生較過去多兩成以上。

 

報喜不報憂 自己承擔一切

不少大學生是中南部負笈北上求學,習慣「報喜不報憂」;更可能是上大學的孩子,認為自己能單獨處理問題,大多獨自前往精神科求診,或由同學陪伴,家人知道的比例並不高(精神分裂者除外)。

楊聰材表示,憂鬱症好發年齡約40歲,急性憂鬱症及慢性憂鬱症的盛行率都是5%,大學生亦如此,合計是10%。令人擔心的是,和憂鬱症共病機率高達四成的「焦慮症」,包括恐慌症、強迫症、畏懼症、廣泛性焦慮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則至少有20%的盛行率,造成大學生情緒上的嚴重困擾。

此外,造成人格違常的「精神分裂症」,好發年齡為20歲;另一種俗稱「桃花癲」的「躁鬱症」,好發年齡雖為30歲,盛行率僅1%,但這兩種病在發病期強度高,若發生在大學生身上,往往擾亂課業、生活與人際關係。

 

5大挑戰學分 情緒如洗三溫暖

詹佳真指出,大一生情緒困擾的主因,除環境適應的障礙外,大多來自課業壓力等困擾,所以考試前2週,病患人數往往暴增。楊聰材則剖析,大一新生若所讀科系並非所愛,求助比例頗高。

楊聰材曾針對輔仁大學各學院學生進行調查,發現資質及努力程度俱佳的醫學院學生,壓力不亞於其他文理學院學生。「進一步分析發現,凡是所讀為所愛的科系,學生承受壓力的能力明顯增加,相對的,非志趣而勉強就讀,往往是情緒最大殺手。」

大二、大三生的情緒困擾,則多來自感情不順、失戀或戀人劈腿,靠一己之力卻走不出去,因而向外求助。楊聰材察覺,大四生在畢業前半年,也有一波情緒低潮期,原因多半是感受到前途不明朗,難以決定是否繼續深造,又怕求職不順或升學考不上,而陷入全然無助、自我放棄中。

近年受大環境影響,有些學生因家境捉襟見肘,過度承受缺錢的經濟壓力,也易產生悲觀無助的情緒。

須注意的是,有些憂鬱情緒會隨時間自然淡去,但有些過低或過高的情緒,反而隨時間持續增加,最後患者變成他人眼中「懦弱、不負責任」的問題逃避者,嚴重時甚至傷害自己或旁人。

 

分清憂鬱、焦慮或躁鬱

「憂鬱情緒和憂鬱症、焦慮症、躁鬱症等疾病,還有一大段距離,需要加以評估,至少在9大指標中占5項,且持續2週以上,才能斷定是否為憂鬱症患者,或另一種精神疾病。」楊聰材在臨床上,也曾見過因其他生理疾病導致憂鬱情緒的個案,所以判定過程需相當謹慎。

如何辨別孩子是憂鬱症或其他精神疾病?楊聰材表示,屬於焦慮症之一的強迫症,是在意念或行為上產生強迫性思考,如反覆唸數字、覺得手髒而不停洗手、不停轉台、重複查看窗戶等,當事人也知道這沒意義或並不想做,但仍無法控制。

至於屬於腦部周期性細胞膜不穩定的躁鬱症患者,躁時狂放、氣蓋山河,3天3夜不睡仍精神奕奕,但躁期過後進入鬱期,卻變得像個無助無能的孩子,讓周遭親人不明問題究竟出在何處。

以盛行率而言,楊聰材解釋,廣泛性焦慮症患者比例高於憂鬱症,而躁鬱症有時也易被誤認為憂鬱症,若未以鋰鹽正確治療,導致吃藥後情緒愈吃愈High(亢奮),將帶給患者及家屬莫大困擾。

相對的,真正的憂鬱症患者,可能什麼症狀也沒有。譬如:多數大學生前往醫院求診,並非受憂鬱情緒困擾,而是覺得「睡不好」或「吃不下」,有的則主述:全身無力、注意力不集中、體重下降、害怕去上學、逃避考試等,必須賴由醫師協助患者改善睡眠品質、提振活動力,並藉由抽絲剝繭的談話,找出問題根源。

 

多一分關心 早一點預防

楊聰材不認同現代大學生是「草莓族」的說法,反而認為現代學生所承受的壓力,是其他世代無法感同身受的,周遭的親友、師長、同性或異性朋友,都應多一份細心和耐心,對身邊的大學生伸出援手,讓有情緒困擾的他們,早日走出情緒幽谷。

憂鬱症在輕、中度時,常是純主觀的情緒感受,旁人未必看得出或感受得到。詹佳真舉例:「或許當事人能吃、能笑、若無其事,但已深受憂鬱情緒困擾多時。」甚至周遭朋友可能因當事者「不合群」,而不諒解、生氣、抱怨,指責其「不負責任」。

有些人害怕被貼上標籤,即使旁人善意提醒、鼓勵就醫,也未必承認自己罹患憂鬱症,此時,家人或朋友即扮演關鍵性的提醒角色,或鼓勵其善用各種方式自我評估。

 

憂鬱症與自殺不能畫等號

許多人誤以為「憂鬱症的人會想自殺」,其實若非無助無望,憂鬱症患者並不會想走上絕路。而少數有自殺傾向的患者,多半是因久病後對服藥失去信心,才會以棄世方式解決身心問題。「事實上,即使情況很不好,甚至全身無力,仍有八成的人在服藥1、2週後有明顯的改善,且有力氣考試或工作。」最重要的,憂鬱症不是「傳染病」,即使長期和憂鬱症患者在一起,也不會感染憂鬱症或想自殺。

「自殺不一定是憂鬱症,憂鬱症也不一定會自殺。」楊聰材坦承,藥物約可治癒八成左右的病人,兩成病人會出現週期性的憂鬱症,「但只要患者本身及家屬願意努力,配合外在環境與人際網絡,病癒的機率還是很高。」

詹佳真則補充,所謂「想自殺」,指的是認真思考過、計畫過,甚至執行過自殺行為者,至於腦中一閃而過,或衝動下興起的念頭,都不算自殺。「臨床上有相當多憂鬱症患者,是因害怕會想死而到醫院求助,周遭的人千萬別預設立場。」

 

拐個彎 人生更順暢!

一般來說,醫院是以團隊方式治療憂鬱症。除生理、心理、環境上的調整與改變,也會邀臨床心理醫師、社工師參與,從患者及家屬的不同角度切入,鼓勵病人按時服藥、定期回診,讓藥物與心理諮商相輔相成。

通常只要找到病因,透過藥物和心理諮商,大學生很快就能重回正常的生活軌道,或找到下一階段努力的目標,如重考、轉系、就業、讀研究所、調整身心,遠離傷痛。

楊聰材也鼓勵因憂鬱而身心不適的大學生,千萬別諱疾忌醫。「今年我有2、3個患者順利從大學畢業!」他非常高興地說,當初這些孩子求診時,還是備受課業及感情困擾的大一、大二生,在醫生及家人的陪伴下,如今都順利畢業,可見即使精神出狀況,也千萬不要放棄追求光明前途的希望。

 

9大症狀辨憂鬱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及董氏基金會指出,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因外在環境或行為困擾而情緒低落,一般而言,這些負面情緒持續數日就會改善,但如果下列9大症狀中出現5種以上的症狀,且持續2週以上仍未改善,就應注意可能被憂鬱症盯上,最好打電話、上網查詢相關訊息,積極求助。

1. 低落情緒(如悲傷、淚流滿面、空虛感)。
2. 明顯對事情失去興趣。
3. 暴飲暴食或沒有食慾,1個月內體重改變5%。
4. 每天都嗜睡或失眠。
5. 行為變得躁動不安或呆滯遲緩。
6. 每天都覺得疲倦、虛弱無力、沒有精神。
7. 過多的罪惡感,覺得自己是沒用、沒有價值的人。
8. 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判斷力變差、無法下決定。
9. 出現自殺念頭。

 

陪伴者應對進退小祕訣 

憂鬱症

輕度

中度

重度

症狀

功課退步、作業繳不出來、發呆、流淚、沮喪。

曠課、吃不下、睡不著、嚴重恍神、退出人群。

嚴重缺課、生活秩序大亂、喪失自我照顧的功能、厭世。

陪伴者心態

勿責備、多觀察。

提供安全的渲洩、暢談管道。

陪同就醫或鼓勵其向專業機構求助。

陪伴者行為

關心、傾聽、不責備或嘲諷、不預設對方有病。

陪伴、關懷、聊天、分享,並提供支持性話語。

陪伴、瞭解、支持、提醒按時服藥、遵照醫囑、維持生活秩序。

危險度

尚無。

勤建議、助解憂。

應積極介入、處理。

 

3大陣線,嗆憂鬱!

 董氏基金會調查顯示,大學生心情不好時,第一個找朋友、同學及男女朋友,其次是家人,甚少找老師或輔導中心幫忙,事實上,憂鬱症處理過程比想像複雜,即使是初、中級預防,都應強化專業協助,上網求助的網站也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度。

 耕莘醫院精神科暨心理衛生中心主任楊聰材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詹佳真都建議,若無法判定自己是否陷於憂鬱風暴,不妨上網填寫憂鬱症篩檢量表(必須載明設計者或提供機構,才具有參考價值,如董氏基金會、精神健康基金會、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等網站),推測自己究竟有多blue(憂鬱)。

 如果大學生的憂鬱情緒尚屬輕度或中度,可藉助親友的力量,打開心中的死結,或向學校輔導中心求助。若情況已延續一段時間,或希望加快改善速度,親友必要時宜提醒或陪伴其至精神科就醫。

 目前心理精神預防體系共有3道防線(如下表),此外,不論求助於哪道防線,皆可同時尋求支持性病友團體的協助。

 曾與前台北市立療養院院長簡錦標合力促成病友成立「中華民國生活調適愛心會」的楊聰材,很樂見病患或家屬加入此類支持性團體。「患者難免覺得醫師不能感同身受病人的苦痛,若能和病友談話分享,彼此就能互相鼓勵、支持,不覺得孤獨。同時,家屬也能學習關照自己身心的方法,成為穩定病患情緒的一大支柱。」

 

憂鬱症3級防線暨求助團體一覽表

等級與性質

1初級預防

2輔導諮詢

3治療機構

機構、組織與單位

董氏基金會、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對醫師做醫療訓練、對民眾做初級教育)等預防性及教育性機構。

各校輔導中心、張老師、生命線、馬偕協談中心、宇宙光輔導中心、各縣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另含初級預防)、家庭教育服務中心(另含初級預防)、自殺防治中心(另含初級預防

各大教學醫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各區分院與公私立社區醫院的精神科、合格療養院所、私人專科診所

功能

檢測、篩檢、評估、Q&A、相關資訊提供、社會教育

專業諮商輔導、壓力緩解、醫療機構轉介

藥物治理、臨床心理諮商、入院療養

性質

病友團體

機構、組織與單位

康復之友協會、中華民國生活調適愛心會、社團法人高雄縣安心會、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肯愛社會服務協會、高雄市忘憂草憂鬱防治協會

功能

含病友及家屬支持團體、專業醫師任顧問

 

PIX1.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家健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