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健康 2007.04  文/吳珮嘉】

改變人們求職道路的104人力銀行創辦人──楊基寬,
認為壓力愈大,愈能看到自己存在的意義,所以他說:「我喜歡壓力!」
對於抗壓性較弱的「草莓族」,他認為:「年輕人不是草莓才異常。」
重要的是,要用正確的態度和認知,克服趨吉避凶的心態。


1996年2月,國內第一家網路求職媒體──104人力銀行正式成立,不但改變國人求職、求才的習慣,也為人力資源市場開創新局面。

10多年來,「104」不斷致力於職場規劃及研發人才聘用工具,在近百家的求職媒體中居領導品牌的地位,不過,幕後推手──楊基寬,在創立「104」時,目的不是賺大錢,而是為了心中那幅更美好的藍圖與理想。

 

英雄的「SOP」

成立「104」之前,楊基寬曾和朋友創辦一家電腦公司,但他在公司快速成長之際,毅然決然放棄擁有的高薪和地位,主動請辭。之後花了近2年的時間,找到一條全新的道路。為什麼選擇創立人力銀行?他從去年剛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印度學者尤努斯說起。

尤努斯是印度一位經濟學家,30年前,他率領學生到孟加拉的鄉間考察,走出學術的象牙塔,卻目睹民間的飢荒貧苦。在這樣的衝擊下,他著手創辦「窮人銀行」,以微額的貸款幫助窮人創業,此舉不僅嘉惠數百萬人,更被許多國家仿效。

全印度幾億人口中,有那麼多人看到同樣的問題,為何是尤努斯跳出來解決?楊基寬說:「原因在於他有『擁抱問題』的特質,他認為這是他的責任、願意犧牲自己去做這件有意義的事,且努力不懈。我認為,這是一個英雄的『SOP』(標準作業流程)。對於創辦人力銀行這件事,我不敢說自己是英雄,而是認為自己有能力讓社會變得更好。」

 

「改變」求職道路
創造一個人性化的管道

今年48歲的楊基寬,憶起29歲時,公司派遣他到歐洲工作,發現歐洲和台灣兩地的人文水平落差很大,他分析:「歐洲經過幾百年社會福利制度的演變,人民最基本的問題不是如何活下去,而是追求更高的人文價值,整個社會以『人』為設計,而不是以『物』;反觀10多年前的台灣人民,基本生活重心還是謀生,當然沒有餘力追求人文。身為台灣人,看到這樣的情形,我有兩個選擇,一是成為歐洲人,一是接受台灣的現況。」

然而,楊基寬選擇另一條路,就是「改變」。他說:「我不想讓下一代,繼續和我有同樣的感受,所以我決定改變它。」

既然台灣缺乏良好的社會福利制度,大家的生活都是為工作活下去,楊基寬發現,當時的職場沒有一個友善的方法,幫助上班族規劃、管理自己的職場生涯,因此他開始思考:如果能創造一個人性化的管道,讓每個人在工作上獲得應有的協助,當大家在職場上過得愉快,也許就有餘力追求人文水平。

 

把意義延伸到別人身上
人生才會圓滿

「創立104人力銀行的目的,不是為了賺錢,而是不希望自己在台灣活了70、80年,社會並沒有因我而被改變過。」楊基寬說,每個人都有生理的年紀和心理的年紀,前者著重讀書、畢業、找份好工作與伴侶,而自己因對社會的敏感度極高,逐漸從生理轉變到心理,不再追求位階、報酬等成功元素,而是思考這件事有沒有意義。「當一個人只問意義,不問結果時,對於愈困難的問題,便會甘之如飴,因為愈困難的問題,意義愈大。」

他舉例:「如果用自己的雙手抱自己,不管手有多長,兩隻手的手指頭永遠無法相碰;但如果擁抱別人,就能輕而易舉的讓兩隻手相碰。為什麼自己的一雙手無法擁抱自己,卻可以擁抱別人?」楊基寬如此解讀:「把自己的意義延伸到別人身上,人生才會圓滿。」

這也可以說明,楊基寬如何有源源不絕的動力,不斷讓新點子推陳出新,帶領104從創立時的單槍匹馬,擴增到現今的600人,他說:「問題永遠不會有解決的一天,因為我們不斷攬下更困難的事來做,永遠有一卡車的問題等著我們做得更好。」

 

喜歡壓力
讓自己更有自信

身為國內人力資源網站的領導者,工作壓力必然繁重,不過,楊基寬對於「壓力」有一套自己的哲學,他最喜歡的一句話是「ILP」,意即「I Love Pressure」,
他說:「壓力會讓我專心,而專心會讓人產生希望去做事,所以壓力愈大,愈能看到自己存在的意義,所以我喜歡壓力。」

「有句話說:『在你沒有自信前,都不會有真正的生活』。而自信來自於不斷地挖掘壓力,不斷成長,學習怎麼跟自己和社會相處,因此,怎麼讓自己更有自信,就是喜歡自己的『LP』。」他幽默地說。

 

用正確態度
走過職場的黑色隧道

楊基寬曾用「黑色隧道」比喻職場上讓人厭惡的現象,包括壓力。對他來說,他喜歡壓力,然而,對於抗壓性較弱,被稱為「草莓族」的年輕族群,他也有另一番看法。

「現在的年輕人只有『如何活得更快樂』的慾望,我們那個時代的問題是『怎麼活下去』,兩者的門檻不一樣。年輕人認為壓力可以避掉,趨吉避凶是人之常情,所以草莓族的現象是很正常的反應,年輕人不是草莓才是異常,重要的是要用正確的態度和認知,克服生理上的趨吉避凶。」

 

尋找生命中最感動的事

104人力銀行幫助很多人在職場生涯找到方向,一路走來,楊基寬除了感謝家人在他失業及創業時對他的忍耐,還感謝老天讓他活在這個時代,他笑說:「如果30年後我才出生,我一定會很嘔,『為什麼30年前,有一個楊基寬改善了職場環境』,所以最應感謝老天,讓我有機會參與、改變這個時代。」

儘管如此,楊基寬還有一個最大的夢想仍未實現,到目前為止,他仍在尋找「生命中最感動的事」,什麼事讓他最感動?他回答:「需要等到非常多人因為我們所做的事,對他的生命產生很大的改變,讓他很感動。當集合很多人的感動,才能成就最感動的事。不過,我認為很困難,也許會抱憾而終。」

PIX1.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家健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