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健康 2008.08  文/康以玫】

一早起來膝蓋便開始痠疼,好似預告未來幾天的天氣不穩定;
和朋友出遊登山,總覺得膝關節有壓迫感、難使力;
當出現這些情況,可能是關節長期磨損、發炎,關節炎找上門。
什麼情況下能自救發炎的關節?何時得動刀治它?


陳奶奶最近上下樓不時感覺膝蓋傳來一陣陣痠痛,有時還發生「蹲下去、站不起來」的情況。前些天她走樓梯要到樓下超市,差點因此跌落,幸好她及時抓住旁邊的扶手,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後來媳婦請假帶她去看骨科醫生,醫生說她得了「退化性關節炎」,關節軟骨經過多年使用、受力,造成軟骨磨損,因沒及早發現治療,骨骼已經磨至缺損、有點變形。後來,醫師詢問陳奶奶是否考慮動手術治療,她和媳婦才驚覺事態嚴重……

 

3招自救關節炎
服藥、復健和運動

一般人聽到要動大刀治關節炎都覺得可怕,尤其老人家體質虛弱,難免擔心復原狀況。其實,關節炎的內科治療技術已大幅提升,靠藥物長期控制,多數關節炎可獲得良好控制,不需進行關節替換手術,畢竟手術是治療的最後手段。患者應試過服藥、物理治療、運動等方式都效果不佳後,才考慮動手術。

至於動手術的情況,先諮詢你的骨科醫師,並進行關節的徹底檢查。人工關節手術不是緊急重大手術,建議與醫師詳細討論,探詢多方意見,確定有必要再開刀,以下是2個判斷方向:
1. 疼痛到難以忍受、難以入睡?無法工作?或影響到日常生活行為,生活品質大幅下降?
2. 每天需用止痛劑控制?或靠其他方法控制疼痛?

因此,是否動手術沒有絕對答案。手術目的在於緩解疼痛、改善關節功能、矯正畸形,或預防關節組織磨損加劇;但多數手術的功能是「緩解疼痛,改善生活品質」。

PIX1.jpg


arrow
arrow

    大家健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