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降壓、早晚記錄、低鈉生活、複方治療 

文/大家健康雜誌編輯部

高血壓及其所造成的心血管危機,一年造成全球700萬人死亡,且盛行率年年攀升,預估至2025年,每三人將有一人罹患高血壓。為積極防堵血壓帶來之心血管疾病之風險,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台灣高血壓學會集合多位專家,參考國際臨床試驗結果及本土治療經驗,共同撰寫台灣第一版高血壓治療指引,於世界高血壓日前夕,明確提出「四大要訣—積極降壓、早晚記錄、低鈉生活、複方治療」,期能提升民眾對於平穩血壓之觀念。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江福田理事長表示,鹽與血壓已同列兩大隱形殺手,但國人外食多、吃重鹹,蔬果攝取不足;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陳明豐院長指出,台灣60歲以上之民眾,約有一半患有高血壓,血壓積極治療的觀念更顯重要。因此醫界共同呼籲,民眾應從日常生活注重低鈉,患有高血壓者應積極配合醫囑,注意血壓是否有達到治療目標外,更應維持平穩不起伏!

 

積極降壓:高的比低的重要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高血壓指引撰寫小組召集人、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江晨恩醫師表示,血壓控制,每一毫米汞柱(mmHg)都很重要。血壓值每增加20/10mmHg,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即加倍。反之每降低收縮壓2mmHg,就可降低風險達710%。且患者應更注意收縮壓之控制,即為測量時較高的數值,比舒張壓更為重要。綜觀多項臨床研究發現,收縮壓異常所帶來的臨床風險大於舒張壓異常,治療上應嚴謹注意。因此,高血壓病患在日常記錄時,必須特別留意收縮壓之變化。

陳明豐院長表示,過去民眾認為血壓值大於140/90mmHg才是高血壓,但陳明豐院長提醒,醫界針對高危險族群,包括曾患有心肌梗塞、冠心症、陳舊性腦中風、糖尿病,及慢性腎臟病者,建議血壓若大於130/80mmHg即應視為高血壓,且更應積極控制。

 

血壓記錄:睡覺前後血壓比白天重要

治療指引明確指出,高血壓以門診坐姿測量血壓為診斷的標準,但江晨恩醫師表示,多項研究顯示,夜間血壓及清晨血壓控制不好,將增加心血管疾病之風險,包括睡前血壓較白天高,或起床前血壓較高之患者。因此測量睡眠前後之血壓十分重要,或選擇長效型藥物或是將某些藥物移到晚上服用。

根據一項針對248名高血壓患者所做的問卷發現,七成的患者無定時量血壓的習慣,六成的患者憑記憶與醫師溝通血壓值。養成監測睡覺前後血壓變化的習慣,能協助醫師於診間做正確的治療修正判斷,而非單靠記憶與醫師溝通。

 

血壓改善:低鈉生活很重要

此次台灣高血壓治療指引建議患者應於日常生活中注意少酒、戒菸、減重、得舒飲食以及有氧運動,但特別強調鹽的減少攝取,研究發現,鈉的攝取與高血壓罹患率成正比。台灣高血壓學會王宗道秘書長提醒,十位高血壓患者中,即有三位是因為攝取過高的鈉所致。而鈉最主要來源即為食鹽,鹽分的攝取量若減半,每年全球可減少250萬人死於中風及心臟疾病。呼籲民眾每日鈉攝取量不可超過2400mg,而高血壓患者更應減半。

根據「國人飲食習慣及高血壓治療」問卷調查發現,五成民眾每週外食超過三次,六成民眾外食時習慣另外添加鹽、醬油及烏醋等調味料,外食以及重鹹,成為國人的飲食隱憂。以一湯匙的烏醋為例,鈉含量高達1140mg;民眾習以白飯、煎菜埔蛋、爌肉、滷海帶豆乾、炒青菜、味噌湯為一餐的選擇,鈉攝取量就已經高達3272mg。民眾一天的鈉攝取量,幾乎等於吃掉三天的限制量。

營養師建議,烹調時可透過使用檸檬、白醋、水果入菜、蔥薑蒜等調味方式增加風味,取代醃、燻、醬、滷等高鹽高鈉烹調法。王宗道醫師表示,每日食鹽攝取量少於6g,就可以降低收縮壓2~8mmHg

 

 

血壓治療:種類比顆數重要單一複方一顆抵兩顆成為治療趨勢 

高血壓之致病原因複雜,像是鈉攝取過高、內分泌等都有可能交互影響,很難透過單一種類藥物達到良好降壓效果,目前常見的降血壓用藥種類約有56種,七成的患者需要23種類藥物合併使用才能達到治療目標。單類藥物即使增加顆數或劑量仍有極限,約只能降低收縮壓10mmHg及舒張壓5mmHg,以此公式就能推算,多數的患者無法以單一種類用藥達到治療目標。當血壓超過160/100mmHg時,指引建議即以複方藥物做為起始治療。

江晨恩醫師進一步說明,複方藥物治療效果相加,但值得注意的是,副作用卻可相抵,目前已有藥物是將兩種不同機轉的藥物製作成單一藥丸或藥囊,而且不增加大小。對於患者來說,提高了服用之方便性以及遵醫囑性,對於醫界來說,治療成本降低、且增加患者對於醫師的信任感。

 

   PIX1.jpg


arrow
arrow

    大家健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