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健康 2007.11 文/施沛琳】

現代人生活忙碌、飲食常不均衡,
導致便祕者愈來愈多,你是不是也正深受其害?


據外電報導,印度一名30歲男子長期便祕,因聽信偏方,以為吞下重物可壓迫排便,3個月內吞下118枚硬幣,直到胃痛受不了,才到醫院求診,動了3小時手術才取出腹中硬幣。

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不過,對某些人而言,解決便便問題,似乎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對一些上班族而言,每天從早到晚趕上班、趕工作、趕應酬,三餐不定時,加上各種壓力,便祕似乎成了常見的毛病。

 

熟女小心!
便祕多愛找妳

書田診所大腸直腸肛門科主任醫師胡煒明提及,1996年美國國家衛生院調查指出,美國有300萬人常便祕。大部分是女性及65歲以上的成年人,而懷孕婦女在生產或術後,也常有便祕問題。

便祕也是美國人腸胃問題中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每年約有200萬人次的就診數。然而,多數民眾均自行買藥解決,從美國人每年花費在緩瀉劑的金錢之多,可窺之一二。

另外,福濬科學中醫診所院長施淙銘在門診中,通常會詳問求診者的生活作息狀況,平均約五成的人有便祕困擾,其中以30~50歲女性居多。

 

為何「嗯嗯」不順?

胡煒明說,要瞭解便祕,須先瞭解大腸的功能。當食物進入大腸後,一邊吸收水分、一邊製造排泄物,即糞便。之後,大腸的肌肉會收縮,把糞便推向直腸,當糞便到達直腸時,大部分的水分已吸收,因此糞便會變硬。當大腸吸收太多水分或蠕動變慢時,糞便因通過大腸太慢,會變得又乾又硬。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內兒科主治醫師申一中便指出,造成便祕的主因有「結腸骨盆障礙」及「非腸胃道病因」兩大類。

「結腸骨盆障礙」多與生理結構有關,或神經傳導不正常所致,也就是功能性問題,以老年人居多,或飲食因素;而「非腸胃道病因」多與神經肌肉系統異常、內分泌疾病、藥物及精神因素有關,精神因素以學生或上班族居多。

 

排便不通?有11種可能

胡煒明分析,常見的便祕原因有以下11種:

1. 食物中的纖維質不足:如老年人牙齒不好,只吃纖維量不足的軟食(像放進攪碎機調製的軟食通常已把纖維打碎),食物會完全被人體吸收,腸胃不需蠕動而導致便祕。


2. 水分不足:每天至少應喝8大杯水,酒精及含咖啡因的飲料,如咖啡、可樂,均有脫水的反作用。


3. 缺乏活動或運動:人不動、腸胃不動,就易便祕。


4. 服用藥物:如止痛劑、含鋁及鈣質的制酸劑、鈣離子阻斷劑之降血壓藥、抗巴金森氏症藥物、抗痙攣藥物、抗憂鬱藥物、鐵劑、利尿劑、抗抽筋藥物等,都會抑制神經的活動性,減緩腸胃蠕動。


5. 大腸激躁症候群(腸躁症):常與壓力有關,緊張時會大便多次,數日內又便祕。


6. 環境變化:如懷孕時水腫,導致大腸蠕動變慢;老年人活動少,也會影響腸胃蠕動;旅行時,作息、飲食改變或其他壓力也會導致腸胃不順。


7. 不當使用緩瀉劑:緩瀉劑會傷害大腸內神經細胞,使其失去正常的收縮能力。 


8. 忽略排便意圖,逐漸失去便意:在門診中常見的個案多是女生,可能因在外上廁所嫌髒或認馬桶等,不願上大號,久了自然「大」不出來。


9. 罹患某些疾病:神經性(如中風、巴金森氏症、脊髓損傷)、代謝性及內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甲狀腺亢進或低下症、尿毒症)、紅斑性狼瘡等,都會讓腸胃硬化,導致便祕。


10. 大腸直腸的問題:腸阻塞、腸沾黏等手術後,都會干擾腸胃蠕動,加上腸沾黏,讓腸胃產生角度,對蠕動也有影響。


11. 腸機能障礙:如慢性不明原因的便祕,易拉肚子或便祕,檢查時卻都沒問題。老年人可能是因其他生理疾病或吃藥;年輕人可能是長期忽略排便習慣;兒童則多來自母體的遺傳體質。

 

遠離便祕
你可以這麼做

若便祕嚴重到需看醫生時,醫生會視其嚴重性、年齡、糞便是否帶血,及近期大便習慣是否變化或體重是否減輕,決定做哪些檢查,也可在醫師開處方後,使用一些緩瀉劑。常做的檢查包括:
1. 肛門指診檢查:是評估肛門括約肌的鬆緊度,會觀察有無壓痛、阻塞或帶血。
2. 有些病人要檢查甲狀腺疾病或血中鈣濃度。
3. 症狀嚴重的病人,需檢查大腸直腸蠕動速度及直腸肛門機能試驗。
4. 年紀大的病人有時需加做「鋇劑灌腸檢查」及「直腸鏡或大腸鏡檢查」。

長期便祕會導致哪些嚴重後果?胡煒明表示,有時會直接導致痔瘡、肛裂、直腸脫垂或糞石阻塞,間接使人腹部不適、精神萎靡,至於是否與大腸癌有關,仍有待證實。但國人生活及飲食方式逐漸西化,便祕人口愈來愈多,大腸直腸癌症機率也愈來愈高,間接可看出其相關性。

他建議,多數病人只需改變飲食和多運動,就能改善便祕情形。飲食方面建議多喝水,補充優酪乳,增加腸內好菌,同時增加纖維質攝取。運動方面最好從事有氧運動,且以333制為原則,即1周3次、每次30分鐘、心跳每分鐘130下以上。老年人不方便做有氧運動,可走路到出汗即可。

 

沒有天天嗯嗯,就是便祕嗎?
書田診所大腸直腸肛門科主任醫師胡煒明說明,便祕是指「解便量少且乾、硬,通常一星期排便次數少於3次」者。便祕的人常因排便困難而腹部疼痛、脹氣、不舒服,進而行動懶散。

有些人不是天天大便,就認為自己便祕,事實上,只要排便規律,就不算便祕,例如:2天1次或1天2次都是正常現象,因人而異。且有些人的大便本來就比別人硬,幾乎每個人都會有短暫且不太嚴重的便祕。只要瞭解其原因、預防及治療方法,多數能迎刃而解。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內兒科主治醫師申一中引用國外的醫學研究指出,慢性功能性便祕診斷標準為「過去1年內,至少12週,有以下2個或2個以上的症狀」:
1. 4次中至少有1次以上,需用力解大便。
2. 4次中至少有1次以上,排硬便。
3. 4次中至少有1次以上,有解不乾淨的感覺。
4. 4次中至少有1次以上,感覺肛門口塞住。
5. 4次中至少有1次以上,需壓迫肛門周圍,或以肛診方式幫助排便。
6. 每週排便次數少於3次。

 

便便有血絲,長痔瘡前兆?

若大便後發現有血絲,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內兒科主治醫師申一中解釋,可能是痔瘡或大腸發炎。另外,便祕造成排便困難而引起「肛裂」,也會導致大便上有血絲。若血絲狀況沒有改善,如隔天還有,或馬桶內出現紅紅的水,這時,可能是痔瘡現象,須立即就醫。若第一天有血絲,後來即解除,就只是大便用力所致。

 

PIX1.jpg


arrow
arrow

    大家健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