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健康 2004.10 文/李盛雯】

自殺是青少年十大死因的第三位,
這些輕生者多半患有憂鬱症,
讓他們感到憂鬱的主因來自於同儕團體及外在形象,
身為父母,
該如何察覺孩子身陷情緒迷宮,及早給予適切的支持?


調查發現,自殺是青少年十大死因的第三位,八成七的死亡個案生前有憂鬱症;青春的憂鬱值得大人們多多關心。

 

憂鬱與輕生在少年間蔓延

聖保祿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王維蒂表示,關於自殺者有高比例患有憂鬱症,多半是回溯性的研究,詢問自殺者身旁的親友或同學,以回顧自殺者生前的行為表現,包括情緒是否喜怒無常、暴躁或低潮不講話,以及睡眠或飲食等生活方式是否改變。

以大人為對象的研究發現,高達七至八成自殺死亡者生前有明顯的憂鬱症現象,至於國內青少年憂鬱症的盛行率,多是學界或基金會做的研究,以問卷的形式,發現有中度憂鬱情緒的青少年約佔兩成,有嚴重憂鬱症者約佔一成,和從學校輔導系統做出來的數據相差不大,算是嚴重的狀況。

從事輔導工作20年的師大附中輔導老師李玉美的經驗是,一個班上大概有1〜2個學生有憂鬱的狀況,學校中實際看到的比例約有1/40。「我自己曾做過的篩選比例更高,一個班上約1/3的孩子會擔心自己的情緒不OK,自覺焦慮或憂鬱。」 

台北市立中興醫院心理師羅昭瑛認為,憂鬱症的症狀會影響整個人的狀況,個人本身的環境和特質也會交互影響,有些罹患憂鬱症的青少年,在認知上容易傾向消極、悲觀的負面情緒,如果外在的事件引發情緒,青少年有可能在衝動的狀況下自殺,但並非直接將憂鬱症和自殺畫上等號。

 

誰與憂鬱麻吉?

羅昭瑛說明,對於憂鬱症的高危險群,家長和師長確實要多加留意。影響青少年憂鬱症的因素有三項,首先是個性。有些青少年多愁善感,很在意外界的看法,對自己內在的情緒很敏感,像林黛玉一樣容易受到外在事件的影響,容易抓到隱藏的訊息。

所謂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可能人家說了一句:妳今天穿得很漂亮!多數的人會覺得是稱讚,可是有些青少年就會懷疑:他是不是說我穿得跟平常不一樣?是不是真的稱讚我?他說這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另一項因素是家庭環境的影響,包括家庭暴力、父母本身有婚姻問題、健康問題,無法扮演好父母的角色等,或父母忙於工作,無暇與孩子相處。最後是學校環境的影響,包括升學、人際問題,潛在的幫派問題、毒品誘惑,都可能造成青少年的壓力,進而引發憂鬱症。

 

抽絲剝繭搜憂鬱

究竟哪些徵兆和行為是憂鬱症的線索?王維蒂指出,青少年憂鬱症的特徵中,憂鬱情緒是最明顯的,他會感覺自己的心情變得很差,煩躁、暴躁、容易生氣。外表行為變得較為退縮,對原本的人際關係、活動,突然間喪失興趣,生活能量也降低了。另一種極端則是以叛逆行為為主。以往很乖的小孩,突然間變得叛逆、敵對、對任何事都無所謂。睡眠的改變也是徵兆,有些人多眠、有些人失眠。食慾很差,也可能剛好相反,變得暴食。

生理狀況方面,肌肉壓力大,無法放鬆,感覺很累,身體像鉛一般沉重。
李玉美觀察到,憂鬱症孩子的價值觀較消極,包括對自己、對未來前途發展,甚至對整個世界都充滿負面想法。在行為方面,人我界線模糊、自主性差,往往無法自我判斷、自己負責,容易將責任推給別人。在表達和接受方面,對於別人給予的關心不覺得感激,會認為是應該的,主動關心別人的行動也較缺乏,總是一直等著接受別人的關心。

 

外在形象與同儕 青少年最在意

研究發現,日常生活壓力帶給青少年的憂鬱感比重要生活事件高,王維蒂說,國中時期的壓力來源主要是學校表現、課業和考試,高中時期就會加入感情問題、金錢、同儕壓力;外表也是一個重要原因,並常伴隨飲食失調症,如暴食或厭食,這群病人可能有憂鬱症也可能沒有,但其中常有所連結。

李玉美在師大附中所做的調查發現,最讓孩子焦慮的是他們的外表和身體。高中時期是身體發展最快、改變最劇烈的階段,孩子們對自己的外在形象非常看重,身體外在形象的自我認知是焦慮的重要來源。他會長多高?會長成什麼樣子?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其次是友伴關係、同儕關係,接著才是課業,但家長往往最重視的卻是孩子的課業問題。

羅昭瑛分析,青少年很在意自己的人緣好不好,人際關係是他們主要的煩惱之一。常聽到孩子說,他最近可能說錯一些話或是不小心說出別人的秘密,或他朋友暗戀的人喜歡上自己,都是些大人認為瑣碎的事,卻讓青少年覺得自己遭到排擠、跟朋友生氣或是突然從原本的生活圈子退出。還有一些內向退縮的孩子,他們的興趣和其他的同學不太一樣,他的苦惱是不知道如何打進同學的圈子,無形中人際交往變得孤立,他並非人緣不好,但就是沒有要好的朋友。這些都會讓青少年感到鬱卒。

 

友伴支持紓解壓力

既然壓力是導致青春憂鬱的重要因素,那麼青少年究竟如何排解壓力?王維蒂指出,青少年通常藉由同伴之間的互相支持解壓,直接找老師或家屬的很少,如果是以逃避為主要發洩方式的青少年,則容易選擇沉迷的活動,例如打電動或上網,更極端的可能濫用藥物,變成藥物成癮的族群。

李玉美也表示,友伴關係確實是青少年非常重視的關係,也很容易利用友伴關係彼此發洩、互相分享。她較不擔心那些願意走到人群、和別人互動的孩子,「麻煩的是落單的孩子,可能就會進入網路世界,將自己關在網路中,愈關就愈封閉。網路交友是另一個問題,畢竟是虛擬的網路世界,充滿未知的危險。」

 

傾聽和同理 陪伴不批評

如果家有憂鬱症的孩子,王維蒂建議家長不要火上加油,要知道孩子遇到了困難,不是立即就能改變的,家人要用支持包容的態度幫孩子減壓。有些父母很緊張,孩子一跟他談憂鬱症,父母就緊張兮兮,這種壓力可能讓孩子不敢再多談。比方說孩子透露想死的念頭,如果父母一直責備或企圖導正,孩子可能就選擇不講了。

父母一方面要體認孩子有這樣的問題,一方面則要觀察問題的嚴重性,如果孩子只是一些適應問題,例如和老師同學相處不好,這時父母親給予支持、陪伴、傾聽和同理心,多半可以撐過去;若認為孩子的問題嚴重到自己無法處理,那就鼓勵孩子,陪他一起到精神科或輔導機構尋求幫助。
李玉美強調,要引導孩子紓解壓力,父母本身的觀念要先修正,因為你不能用過去的知識,教現在的小孩,過以後的日子。坦白說,要扭轉一般家長的觀念並不容易,因為升學率是現實的壓力,關鍵在於父母親要實際抽出時間陪伴孩子,尤其是那些已將許多精力花在網路的孩子,不是各佔一個電腦、各過各的日子,彼此間的互動才是重點。

要撥出共處的時間,這是最傳統、最基本、最重要也最有效的。她鼓勵家長多傾聽、多陪伴,即使聽到孩子的想法是自己不認同的也不要批評,試著接納孩子的生活作息和情緒的表達方式,這是很多大人必須要學會的。

 

別急著告訴青少年該如何做

羅昭瑛多年的經驗顯示,青少年是很願意說的,只要你給他時間說。很多時候,大人往往急著告訴青少年怎麼做比較好, 可是偏偏青少年想要讓大人覺得他不再是小孩,他希望自己是大人、被尊重、可以獨立成事。她也同樣主張父母多花時間聽青少年說話,不要太快給評價或建議,很多事情青少年不是沒想過,但大人必須給時間讓他說,說出他的煩惱和抱怨。

大人不見得要同意青少年的做法或想法,而是先接受他的感覺,提供支持、了解及同理,接著再問,是不是可以討論一些比較好的方式?到這個階段,通常他們都能想出自己的方式。青少年喜歡自己想答案,透過討論的方式,而非命令。或許你很快給的答案和最後彼此討論出來的結果是一樣的,但是你很快說出口,他就會不想做、就會唱反調。

羅昭瑛補充,大人們不要因為給了很多時間陪孩子,就期待孩子很快能改變,其實孩子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學習和大人相處、情緒的表達、解決問題,或許解決問題的方法又有後遺症,同樣需要學習如何處理這些後遺症,一切都需要時間,甚至是很長的一段時間,才能看到青少年的改變,也唯有慢慢的調整,這樣的改變才會較穩定,不容易再使用原本的因應方式。

 

如何區別憂鬱症和其它精神疾病?

很多家長對於憂鬱情緒、憂鬱症、叛逆、青少年憂鬱症、成人憂鬱症、躁鬱症和焦慮症的區別不是很清楚,聖保祿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王維蒂說明,憂鬱症一定有憂鬱情緒,但是如果已經是病症,代表行為、生活已經大受影響,不像憂鬱情緒可能只是對事情的看法偏向負面悲觀,但仍有足夠的能量面對一般生活,憂鬱症則是思考、行為、食慾、睡眠都弱到無法應付一般生活能量,這是兩者之間明顯的差異。

成人憂鬱症和青少年憂鬱症之間的差別,在診斷上,外顯性行為相差不大,但標準上則有差異。外表上,一般成人憂鬱症比較偏向情緒低落,青少年憂鬱症則帶有較多的暴躁特質。

而叛逆是指成長過程中的心理反應,通常孩子小的時候,會認同父母和師長的權威,可是進入青春期後,自己可以判斷思考,就會開始質疑以前認同的關係,也會用較為極端的方式展現自主性,例如否定之前的認同來表現自己的成長。

至於躁鬱症是醫學上的診斷,很多人會說自己有躁鬱症,但是醫生都會再次釐清。躁鬱症有明顯的躁期,但不一定有鬱期,躁期的症狀包括易怒、情緒高昂、覺得自己很偉大、很了不起、會一直做計畫、買東西、不想睡、腦筋混亂等。

焦慮症是交感神經過度作用,主要症狀是心理上的不安感,會重複擔心一些事情,身體感覺緊張、緊繃。焦慮症和憂鬱症雖然有一些症狀重複,但是焦慮症是以身體上的緊張、思考上多慮為主,憂鬱感則是以低潮為主。

PIX1.jpg


arrow
arrow

    大家健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