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健康 2004.08 文/楊錦治】

俗語說:肝要是好,人生是彩色的,
究竟肝病是如何形成的,
人們又該如何智取悄然無息的肝臟病變,
迎向彩色人生。


肝腫瘤和肝硬化是國人兩大肝病主要死因。每年約有5000人死於肝癌,4000人死於肝硬化。根據衛生署統計,肝癌91年再度取代肺癌成為奪命榜首,而慢性肝炎、肝硬化死亡人數也居高不下,占91年十大死因的第六位,相當於每天有13人因肝炎、肝硬化喪命。要免於自己淪為肝癌的刀下俎,第一要先確定自己是不是B型肝炎帶原者,或罹患C型肝炎。

 

健康帶原者日後仍有罹癌可能

肝臟位於右邊肋骨和上腹部間,是排毒、排泄的新陳代謝器官,也是製造蛋白質、脂肪等養分的消化器官。

許多人以為自己很健康,從不知自己肝臟內藏有病毒,二、三十年後,病毒神不知鬼不覺地繁殖,才突然發現自己肝硬化,甚至得了肝癌。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西醫合作醫療中心肝膽腸胃科主任翁誌宏表示,肝臟本身沒有痛覺神經,只有表面的白色薄膜(包膜)有神經,如果病毒侵入,人體根本無法發現,一直到侵入肝的薄膜,感覺「痛」時,已經是肝病末期。

這些看似健康的人,其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多呈陽性反應,他們除了帶原外,其他檢查都正常,B型肝炎帶原者有80~90%屬於此類,這些人最可能患肝癌。

肝好不好,檢查才知道!台北榮總內科部主任李壽東強調,「早期診斷最重要」,有人因體質關係,吃藥會引起肝炎,因此,病患就診時要配合將最近自己吃的藥物抄下來供醫師參考。如果病情嚴重,開刀是最好的治療方式。「由於肝臟再生能力強,萬一病情嚴重需切除,只要經醫生判定,切掉患部之後還會再長出,病患不用太擔心。」

慶幸的是,即使肝臟只剩1/5,還是可以維持正常功能,除非已被破壞了80%,才會讓肝功能失調。

 

B、C型肝炎最棘手

統計發現,台灣地區去年有超過1萬人死於肝病,其中有半數是慢性肝炎與肝硬化,另外一半是肝癌。肝炎的侵害,仍以B型和C型肝炎最棘手。
李壽東解釋,肝炎是指「肝細胞壞死」,A、B、C、D、E型肝炎病毒都可能引起肝炎,其中B、C、D型肝炎病毒會導致慢性肝炎、肝硬化,B、C型肝炎甚至會造成肝癌,而A、E型肝炎一般不會有慢性變化。

至於「急性肝炎」是針對「從來沒得過肝病的患者」來說,他補充說明:「像A型肝炎可在6個月內痊癒,超過6個月沒有好轉就是慢性肝炎。」台灣在三、四十年前,10歲以上的人幾乎都感染過A型肝炎,爾後因衛生條件改善,30歲以下的患者很少見,不過山地地區雖十年前曾針對兒童施打疫苗,不過目前的罹患率仍比平地高一些。

 

蟄伏的A、D型肝炎

A型肝炎是經口傳染,所謂「病從口入」正是A型肝炎的寫照。A肝的潛伏期約2~4星期。臨床上,須靠抽血檢查抗體才能確定。若不幸感染,一部分的人不會有症狀;一部分的人則會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疲倦,及出現黃疸;只有極少部分的人會發生猛爆性肝炎。預防A型肝炎傳染的最佳方式是注重飲食及飲水的衛生。若是不得不前往A型肝炎流行的區域,且沒有保護性的 IgG Anti-HAV抗體,最好接受A型肝炎疫苗注射。

D型肝炎病毒是一種缺陷型病毒,須藉B肝病毒的外套才能製造出具有傳染力的完整病毒。D肝病毒的感染型態分為「同時感染 」及「覆加感染」兩類,前者是B肝與D肝病毒,同時感染一個未具有抵抗力的人,此類感染較少見,預後較好,患者大多不會變成慢性D肝;後者則是B肝帶原者,不幸又遭受D肝病毒感染,患者較易變成慢性D肝。防治之道是不要感染B肝變成帶原者。若是B肝帶原者,切記不要接觸可能污染血液的器具,如共用針頭或刮鬍刀等。同時,勿染上菸癮或常更換性伴侶,也應避免涉足風月場所,以免感染D型肝炎。

 

肝炎傳染途徑大不同

目前國內約有300萬的B型肝炎帶原者、30萬C型肝炎病患,在成年人中每5~6人就有1人是B肝帶原者。這些人罹患肝硬化或肝癌的機率比正常人高,如果不追蹤治療,部分的人可能在中年以後轉成肝硬化,甚至肝癌。
此外,亦有數據指出,台灣地區每10人就有1.5~2人是B肝病患、在北部每100人有2~3人是C肝患者,中南部地區比率更高,達三成以上。

據研究,成年男性帶原者的母親若是帶原者,有一半機率會死於肝病,女性則有1/4機率。李壽東指出,B型肝炎在華人圈很盛行,且大都是母子垂直感染,不像歐美國家大都是後天感染(水平性感染),成年後容易康復。台灣地區幾乎每個人都感染過B型肝炎,比率高達九成以上。

C型和D型肝炎病毒在血液中含量很少,不易由母親胎盤或產道垂直傳染給嬰兒,因此通常透過輸血、注射、針灸、刺青等後天方式水平感染。台灣西部某些村民C型肝炎罹患率達44%以上,主要是民眾為了省錢,打點滴或注射時,很少更換針頭而全村大感染。山地部落因醫療環境不佳,醫療器具消毒不完全,C型肝炎的感染率也較高。
至於D型肝炎患者則很少,除非有B型肝炎病毒,加上菸癮、常換性伴侶才容易罹患。

 

肝臟病變進行曲

最早的B型肝炎感染源從何來?至今醫學界仍未找到答案。不過,李壽東將肝病從潛伏到發病分成下列三個階段:

免疫力忍受期:孩童時期因為處於免疫力忍受期,病毒雖藏在肝細胞內,但因為幼兒免疫系統還未完全建立,分辨不出細胞和病毒的差異,所以把病毒當自己人,不會產生排擠現象。

免疫力甦醒期:等年紀約到30多歲時,身體會發現病毒不是自己人,便會群起攻擊細胞內的病毒,連帶也殺死細胞,引起肝病。

免疫力受損期:細胞壞死後,又會增生,在一死一生的起伏下,肝臟易纖維化,導致肝硬化,這時要使用藥物抑制病毒產生,否則病毒找到細胞中的致癌基因,便會罹患肝癌。

 

藥物治療及疫苗的進展

防治肝炎,第一步先要驗B、C肝,檢查後,若發現罹患肝炎,通常會開始藥物治療。有些西藥在臨床已證實對抑制病毒有相當的功效,像「肝安能」口服劑,服用時間最少一年,但為防範服用時間太久致病毒變種,今年5月又有第二代藥劑上市,稱「肝適能」;也有人注射干擾素治肝,但一次費用上萬元,因此甚少人青睞,比率不到一成。

預防注射方面,A型肝炎疫苗分兩種,一是注射球蛋白而產生抗體,效果可維持三個月;一是注射會產生抗原的疫苗,效果可維持幾十年。而B型肝炎疫苗,在民國73年後已全面為新生兒接種,有高達九成的預防率。現在20多歲年輕人已很少發現罹患B型肝炎,有的話大都是後天引起。據李壽東估計,10年後B型肝炎患者將大幅減少。

C型肝炎治療則利用干擾素加抗病毒藥物同時進行。李壽東指出,日本醫學界發現用干擾素治療,將顯著減少C肝演變為肝炎的機率。不過,疫苗還沒研製成功,未來病患可能有增加趨勢。

 

中醫如何治肝病?

治療肝病除了西醫的藥物療法,中藥在治療肝炎上,也有顯著療效,不過主要是針對慢性肝炎,臨床上尤其對B型肝炎效果最好。翁誌宏說,中藥對於恢復肝功能甚有幫助,對於肝病臨床症狀的改善也有功效。有些人服用西藥會產生不適的現象,也可配合服用中藥,消除副作用。

坊間常見退肝火的草藥,是否可預防,甚至治療肝病?翁誌宏提醒,這些中藥可能會影響胃部功能,造成腹瀉等身體不適的症狀,若長期使用其實對於改善肝病並無幫助。「中藥是分階段給的」他強調,中醫主要從「辯證論」觀點去治療,用病理出現的症狀去歸納、分析、檢驗,依不同時期給予不同藥物,與西藥的「對症下藥」方式大不同。

一般人常說口臭、易疲倦、肝火旺、喝酒容易臉紅表示肝不好,事實上卻不盡然。翁誌宏解釋,上述徵兆背後都有很多原因形成,不能一概而論。他強調,懷疑自己得肝病,不二法門還是「定期檢查」。研究指出,早期發現肝癌,有50%的患者存活率超過10年。一定要有定期檢查的觀念,才有健康的身體。


肝怎麼生病了?

傳染性肝炎
1. 病毒性肝炎(如A、B、C、D、E型肝炎):這五種病毒是不同的病毒,不會因得到其中一種就對其它病毒免疫,一個人也可能同時得B、C型肝炎。

2. 細菌性肝炎

3. 阿米巴性肝炎

非傳染性肝炎

1. 藥物性肝炎:包括抗生素(四環黴素、綠黴素、盤尼西林、紅黴素)、鎮定劑(綠丙苓)、止痛劑(阿斯匹靈),甚至像退燒藥、治療肺結核及關節痛藥物等,長期服用容易引起肝炎,嚴重時導致猛爆性肝炎,死亡率達90%。

2. 酒精性肝炎:長期酗酒使脂肪堆積在肝細胞中,使肝臟腫大,變成脂肪肝,嚴重時會造成肝硬化。

3. 毒物性肝炎:食用野生食物(如草菇),或服用化學藥品、對肝臟有害的物質造成的肝病。食用受黃麴毒素污染的米、花生等,也會誘發肝癌。

4. 中毒性肝炎:指工業毒物引起的肝炎。例如四氯化碳、磷、砷、銻、鉛、汞、鋇、苯、氯仿、DDT、TNT、二硝基苯、二氯化烷、二氯乙烯、銅、錳、偶氮化合物等,經由皮膚、呼吸道、消化道進人體,造成肝臟受損。

5. 新陳代謝異常性肝病:體內對某種物質新陳代謝不良所致,像威爾遜氏症因體內對銅代謝出問題導致肝病。

 

5大常見肝炎

 

名稱

好發族群

症狀

預防之道

慢性肝炎

感染BCD型肝炎者

疲倦、口乾、胃口差、尿液混濁、黃疸、發燒等

不共用牙刷、刮鬍刀、針頭等用品,避免血液感染

肝硬化

嚴重的肝炎患者

早期易疲倦;晚期胃脹、腹水、吐血、靜脈曲張破裂出血

勿過度勞累及運動

肝癌

嚴重的肝炎患者

胃口不佳

 

猛爆性肝炎

藥物或ABCDE型等肝炎等引起

大多數肝臟組織一起壞死

針對個別可能發病的原因進行藥物治療

脂肪肝

肥胖、喝酒、糖尿病、高血壓、藥物、BC型肝炎等引起

胃口不佳

少吃、多運動,並針對不同病症進行治療

PIX1.jpg


arrow
arrow

    大家健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