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健康 2004.01 文/林淑蓉】

就診前怎麼準備才能在短短的就診時間裡
讓醫師充分了解自己的狀況?
就診時該如何應對?
關於檢查、開刀,又該知道什麼?

 

在醫院門診常可見到大排長龍的人群,似乎這次看的醫生沒下對藥,下次就再換一位醫生把把脈、做做撿查,反正總有碰對醫生、拿對處方的一天。事實上,在醫療行為上,如果就醫者不知如何保護自己的權益,一旦碰上意料之外的後遺症,往往造成當事人一輩子無法彌補的悔恨。大的後遺症如麻醉後變成植物人,動盲腸炎手術卻造成半身不遂;小的則是當冤大頭,在大醫院最普通的牙醫門診裡,居然還有健保醫生、非健保醫生的差別,不知情的民眾多付錢、吃悶虧,事後也未必搞得清楚怎麼回事。


從前的醫生常常是高高在上,病人戰戰兢兢地聽他說的每一句話,不敢有太多的意見;現代人比較懂得主張個人權益,遭到不平待遇時,會透過管道討公道。但身體只有一個,很多時候錯了根本無法重來,如何花錢把病醫好,而不是愈醫愈嚴重,就醫者事前的準備及看診時的溝通是門學問。就像上班前預知天氣概況,可以減少穿錯衣服、被雨淋的機會;旅遊之前查清楚路況也可少走冤枉路...,如果就診前花點時間做功課,在和醫生面對面的短短數分鐘之內,才可以從醫生口中得到自己想知道的答案,有助於日後找到正確的保健之道。

 

就診前的功課

由於健康方面的疑難雜症千百種,有的人到了醫院,還搞不清楚該掛哪一科。恩主公醫院名譽院長陳榮基建議,平常就要有自己的家庭醫師。雖然台灣的家庭醫師概念並不普遍,家庭醫師的訓練也不夠完善,想要查醫生的個人資料不太容易,也不知道醫生個人進修狀況如何,但情況在進步中。他建議,平常有小毛病先找住家附近診所的駐診醫師看診,建立互信與了解,一旦出現比較嚴重的疾病,可請他推薦醫生,總比人到了醫院,茫茫然好一點。


台灣的醫生普遍非常忙祿,就醫時最好直接講重點。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辦公室主任王貞云認為,就醫者事先的病情記錄非常重要,像是「不舒服的地方、已經多久了、經常性的不舒服或是特定時間的不舒服,」事前就做好筆記,就診時把筆記給醫生看,醫師就能很快掌握情況。醫生通常很忙,病人可以把情況告知得愈詳盡,看診就愈有效率,必要時也應事先申請病歷摘要,這需一些費用,不過完整的個人健康摘要,能協助醫生對患者有較完整的了解。


同時也要閱讀相關書籍。王貞云提醒,當病人知識愈豐富,愈有能力與醫師討論,澄清疑惑,「尤其是在醫生判定是哪種疾病時,比較有辦法就治療方法提出問題」。


事先提列問題也很重要,要把握短短的幾分鐘就診時間,提出最切身的疑惑,最好事先和朋友演練,模擬要問的問題。當然,「並不是每個人都很smart,有時候正在記錄醫生講的話,就忘了等一下該問什麼問題,尤其是年紀大一點的人,更需要家人陪同一起看病,」王貞云說。


看診後,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藥袋不要丟掉」,王貞云表示,有些人對藥過敏,可是,究竟是對那一種藥過敏,病人往往講不清楚;還有一種病人同時正在治療不只一種疾病,也要把所有服用中的藥一併告知醫生,甚至正在吃的中藥補品,也要告訴醫生。

 

就診時切莫猜心

恩主公醫院名譽院長陳榮基在數十年的看診經驗中,最怕「沉默是金」型的病人,什麼都不說,跟你玩猜猜看的遊戲。有一個笑話傳神地描述這類型的病人:有一位病人去看醫生,醫生連問數次「What's wrong?」可是病人就是不肯說,最後醫生只好打電話請獸醫來,因為只有獸醫看病時,病人不必告知醫生病情。


病人常常怪醫生「3分鐘看一個病人,怎麼會了解?」但是,就因為只有短短數分鐘,更需要有互信的態度,而不是把時間浪費在猜疑上。陳榮基無奈地表示,「病人要告訴我,我才知道你哪裡不舒服,如果一直不說,打定主意要考驗我的功力,就算把我考倒,對病人也沒好處,因為生病痛苦的是你,又不是我。」


如果醫生判定需要動刀時,second opinion(第二意見)相當重要。當病情相當嚴重必須開刀時,病人會猶豫,陳榮基贊成病人去問其他醫生的意見,當病人想要掛別的醫生的門診時,他也會很有自信地提供病歷資料給病人,好讓另一個醫生快速做出判斷。對此,王貞云補充,相同科別的醫生通常會以慣用的方式治病,如果詢問不同科別的醫生,可能會有不同的治療方法,如當外科醫生判定要開刀,可問內科醫生,可能會有不同的選擇。


如果對療效有疑慮,王貞云建議病人請醫生介紹其他病友,以協助患者對治療方式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釐清檢查的目的及風險

有些疾病徵兆很清楚,單憑問、看、聽就可判斷出是什麼病,可是有些病卻需靠儀器輔助,才能進一步找到病因。王貞云提醒,不要以為只是檢查,就不會有後遺症,病人還是要問清楚檢查的目的和危險性。


有時候檢查則是為了排除某些病因,不需因檢查後沒發現病灶而懊惱。曾有位頭痛病人有長瘤的潛在危機,因而做X光、腦波掃描,卻沒發現異常現象,病人想「怎麼會什麼都沒發現?醫生不夠高明」陳榮基解釋,「什麼都沒有才值得慶幸,誰都希望什麼都沒有。」
對於檢驗,王貞云認為「也要謹慎!」有些侵入式的檢驗仍有其危險性,不是醫生要你檢查什麼,病人就一定要乖乖照辦,而是要問醫生:「檢驗是否必要,會不會有危險,做了之後可以確定哪些懷疑...」當然,是否需要手術,同樣也要謹慎思考(見手術前的3思8問)。


不可否認地,傳統父權式的醫病關係已在改善,但仍有不少醫生態度比較封閉,不喜歡病人問太多。王貞云認為,「現代醫生具有開放的心胸,可以讓病人參予醫療過程。」如何找到這類型的醫生?王貞云建議,可多接觸、評估幾位醫生,找一位和自己互動模式最好的醫生,比較適合長期合作。


現代醫學常識日新月異,有時候病人提出不一樣的看法,不一定是醫生對或病人對。儘管已相當資深,當陳榮基聽到一個新的意見,仍會謙虛的說:「我不是很清楚,我查查看。」smart的醫生,不是要無所不能,不自滿、開放心胸、抱持學習的態度,才能繼續進步,而smart的病人也該多多推崇這樣的醫生,讓醫病關係更和諧。


吃虧一定要據理力爭

由於醫療體系參差不齊,有些看似頗具規模的醫療機構也可能巧立名目,或是魚目混珠,讓消費者花冤枉錢而不自知。
前些日子,董氏基金會顧問凌立一前往某知名醫院看牙醫,一次付了2450元,一次付了1050元,事後愈想愈不對勁,深入了解才發現,該院牙醫門診特別貴的原因是:在未被詳細告知的情況下,他掛了「自費」醫師的門診;而在醫師指示下,以為非買不可的刷牙用品,其實是可買可不買的高額自費產品。


曾在媒體服務的他覺得上當事小,不過多付數千元,可是,醫院標榜的是門診醫院,卻在醫療團隊中出現自費和健保兩種不同類別的醫生,病人在非自主的情況下,被分配到自費醫生的門診,必須多負擔2300元的「牙科治療費」,又被推銷了一套450元的刷牙用品,如果日後有病人一直被「削」,那還得了。


為了避免其他人再遭遇相同的困擾,正義感讓凌立一去函向健保局詢問。經過健保局台北分局的解釋,錯在醫院本身,原本2300元的診療費變成只需付350元的自費額;450元的材料費也退還,原本2次看診花了3500元,在管理機關介入後,只需付650元。
有了這次經驗,凌立一呼籲病友,就診時一定要注意醫院內是否有「靠行」醫師,如果知道自己被分配到自費醫生,要當場拒絕,以免事後交涉,耗時又費力。尤其是年紀大的人,一定要由親人陪同看診,因為病人都希望掛號後,能早點輪到自己看診,有時就會忽略,年紀大的人反應也比較慢,就容易上了賊船而不自知。

PIX1.jpg

 


arrow
arrow

    大家健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